【www.junered.com--高考作文】

  赵方新

  有作者才有作品,所以,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作者。常态的课堂教学,一般是在导入后,就介绍作者。

  但是细想一下,这个环节究竟在教学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从教师这个角度考虑,介绍作者可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可能是很重要的一个文学常识。听课多了,就在想这个环节以何种方式出现更有效?笔者结合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由作者经历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课文的: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那位上尉觉得几乎无法完成此次任务,便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的悲惨结局。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并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地告诫自己,……并不难,根本不需要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飞了一程又一程,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嘉奖时,说道,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受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位上尉小时候的那段经历。

  “他”就是作者莫顿·亨特,“他”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变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了成功。

  这样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同时也使他们对文章充满了好奇,并激发起阅读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二、由关键句子引出作者,辅助教学

  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有一个抒情的句子:“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有位老师顺势提问:“蔡云芝先生对作者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后,教师随即出示幻灯片,介绍作者: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在家境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1939年开始用笔名“红梅树”发表诗歌作品。他曾担任过晋察冀边区部队宣传科长、团政委。1950年奔赴朝鲜战场,曾三次深入前线,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大量感人至深的作品。著有长诗集《黎明风景》,诗集《红叶集》等,散文集《开花的青春》《壮行集》《怀人集》等,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此外,还著有《魏巍诗选》《魏巍散文选》《地球的红飘带》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1956年9月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这样出示,学生不仅对作者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了解蔡先生如何影响作者的文学之路的兴趣。

  三、学生在学习中遇疑,可让作者来解惑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有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但每次去济南,总感觉济南的冬天也分外的寒冷,丝毫感受不到一点点的温晴。这怎么解释呢?”教师随即介绍了老舍的生平经历: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的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所以,在老舍先生的心中,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也是温情的。

  介绍完作者的经历后,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了解了作者,同时学生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四、披文入情,作为主问题引起全篇

  下面是《湖心亭看雪》疏通文意后,教师引领学生品读文章的设计。

  过渡语:张岱曾在《〈西湖梦寻〉自序》中写道:“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我们从中看出张岱对西湖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对西湖的痴情。)自命为“西湖知己”的张岱喜欢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冰一雪。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品读美文。(屏显)

  ①我读出了一个的雪景。

  ②我读出了一个的张岱。

  (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尽量从文中找出依据。)

  进入学生品读交流环节,教师尽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出一个清高孤傲、有淡淡的哀愁、对故国有留恋之情、爱雪的张岱。也可以补充相关材料解决学生不明白的问题。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爱繁华,多才多艺。明亡后不仕,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入山中著书以终。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恋故国的伤感情绪。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查看更多高考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考作文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