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励志文章】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痛定思痛说“戾气”
陈鲁民①这些天,最使人悲痛而无语的消息,莫过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多次用手机殴打司机头部,司机还击之余来不及控制方向盘,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
②其实,像这样的人并不罕见。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坐过站、袭击司机”以及“抢方向盘”等关键词,搜索结果居然达 40多起。就在万州公交车坠河惨剧发生仅仅一天后,北京也有一名坐过站的乘客拿着一个装满牛奶的包装箱直接砸向了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还要抢司机方向盘!幸好司机及时刹车,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除了公交车,还有在飞机、高铁上闹事的……
③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痛悲剧?除了肇事者的目无法纪,漠视规则,极端自私任性,还有一条就是戾气太重。戾气的主要成分是火气、怒气、怨气、恶气,而这四种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好结果。 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这位女乘客,明明是自己没注意司机报站而错过下车点,却丝毫不顾公共安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疯狂挑衅,结果就如同网友形容的那样,“本来只多坐了一站车,却一下子坐到了人生终点站”。 面对区区小事,一个戾气十足的人撒泼,胡搅蛮缠,甚至因此闹出人命,全车无辜者 陪葬,其戾气惊人至此,是典型的“垃圾人”。
④毫无疑问,戾气已成了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⑤戾气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譬如受到不公正待遇,受种种不良现象影响,工作环境不好,生活压力太大等,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太差,缺乏教养,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治观念。因而就会戾气十足,不管不顾,见谁怼谁,不计后果,并把这种恶劣情绪常态化,弥漫在一切空间,浸淫在每一个细胞,迁怒于任何觉得束缚自己的规则。其结果是毁掉自己的心情,破坏了他人的幸福,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毒化了他人的生活,早晚必定酿成更严重的事故。
⑥平心而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不尽如人意处总会存在,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进步力量克服那些消极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调节心情,提高修养水平和文明素质,不要堕入戾气的陷阱,不当危害社会的“垃圾人”。譬如说,遇事冷静一些,决不跟人瞎起哄,被人当枪使;与人和善一些,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吃亏时大度一些,看轻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计较;争执时谦让一些,少发偏激之语,不干极端之事。如果人人如此,戾气自然就无发生之源,亦无藏身之地,“垃圾人”也会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⑦戾气是人精神上的可怕病灶,“垃圾人”是和谐社会的大敌。我们如果不及时遏制戾气的蔓延滋长,不打击形形色色的“垃圾人”,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得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幸福指数就要大打折扣。拒绝戾气,不做“垃圾人”,既是保护他人,也是爱护自己,更是净化社会,端正风气,真真是善莫大焉!
(选自《成都晚报》2018.11.06,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______ 文章第①②段有何作用?
答: ______ 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
答: ______ 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③段结尾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无辜者”的看法。
材料: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现实的,一段落已完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张欢呼起来。
答: ______ 【答案】【小题1】戾气已成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小题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小题3】分析了“戾”字的构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戾气的可怕,表达了作者对有戾气之人的强烈憎恶之情。 【小题4】无辜者,即无罪之人,因为别人的无知、缺乏修养、法律意识淡薄而受害直至丧命,这结果确实令人同情;但当别人已经危害到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仍无动于衷,正如鲁迅笔下看枪毙中国“犯人”的留学生,无所作为,不仅麻木,更显无知。其恶果自己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解析】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这篇文章的标题“痛定思痛说‘戾气’”给出的是议论的话题,把握这一中心,阅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戾气对个人、对社会都有害无益。文章的结尾处也是围绕着这一点像人们提出希望,拒绝做“垃圾人”。据此我们可以判定,文章的第四段中的“戾气已成了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一句,即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段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段论证了什么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语段的位置进行考虑。本文的①②两段,给出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以及相类似的事件,结合第③段内容,可知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这些肇事者身上共同点“戾气”的分析,即引出本文的论题。而且作为议论文,开篇表述事件,还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起到论据的作用。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因为本文为议论文,所以赏析句子与记叙文体有所不同,分析其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即可。这个句子最妙之处,是从字形构造来分析了“戾”字的意思,以关得太久的狗放出时的凶猛,表现出“戾气”者的可怕,能让读者理解更为形象生动。
4)本题考查链接材料与文中关键词的理解。从文中所给的事件来看,无辜者,指的是与事件没有关系,无端受牵连,甚至丧命的人。看起来他们是很值得同情与可怜的人。但是仔细地分析链接材料,写的是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中国人的场景。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都熟悉,这位被枪毙的中国人是因为俄日战争中充当了俄国人的奸细被日本人抓住,俄日两国的纷争却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枪毙的还是中国人,旁观的也还是中国人。那么这位被枪毙的中国人还值得同情吗?那群旁观的中国人值得同情吗?事情看似与他们无关,难道真的与他们没有关系?明白了这些就可以看出,无辜者的定义中还应加入,看到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也不愿上前劝阻,最终受牵连,甚至丧命。
答案:
1)戾气已成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3)分析了“戾”字的构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戾气的可怕,表达了作者对有戾气之人的强烈憎恶之情。
4)无辜者,即无罪之人,因为别人的无知、缺乏修养、法律意识淡薄而受害直至丧命,这结果确实令人同情;但当别人已经危害到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仍无动于衷,正如鲁迅笔下看枪毙中国“犯人”的留学生,无所作为,不仅麻木,更显无知。其恶果自己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这篇文章开篇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以及相类似的事件,引出论题--戾气;接着分析什么是戾气,以及戾气对个人、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性;最后指出戾气是人精神上的可怕病灶,希望人们能拒绝戾气,净化社会,端正风气。
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查看更多励志文章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文章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