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励志故事】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这只有一次的人生,我们都不好好把握,励志过好每一天,那就白白浪费了。很多经典的励志小故事都对不少人起到了鼓舞作用,不妨看看这些励志的经典小故事,鼓励自己。分享出去,或许还能够鼓励别人哦。下面就是’考试资源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典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励志小故事篇1:7987次磨砺

  如果不是当年的那次咬牙应聘。现在的熊素琼还在重庆乡下种田。

  初中毕业后,熊素琼就到重庆一家小旅馆做服务员。1994年底,她在报上看到东莞市宝石大酒店(三星级)来重庆招工,便去报了名。当时,酒店打算在重庆招120名女服务员,却有一千多人应聘。

  第一天初选,熊素琼就因文化低、身高不够没有过关,因为应聘者大多数是大中专女生。当时她很失望,但她立即想:能当一名清洁工也好。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她从废品店里买了一个布满灰尘的旧马桶,然后扛到招聘现场,大胆地对主考官说:“经理,我是个农村女孩,虽然没啥子文化,但有的是力气……”她一边说,一边蹲下去用抹布认真地擦马桶。只见她像擦一个古董一样,从外到里,又从里到外,一会儿工夫就将马桶擦得油光发亮……主考官见这个矮个子姑娘竟能气定神闲地扛起一个几十斤重的大马桶,十分震惊,现场又看了她的“专业表演”,更是目瞪口呆,当即聘她做清洁工。

  就这样,熊素琼来到了东莞。半年后,酒店总经理检查工作时发现:除了熊索琼负责的第六层所有房问外,几乎每层都有客人反映马桶脏的问题。总经理听说后,当即提升熊索琼当卫生间清洁班班长。尽管被人嘲笑为“马桶班班长”,熊素琼却从不在意,而是专心搞好管理工作,并学习马桶方面的知识,比如如何节水等。

  1996年1月,客房部的一个副经理辞职走了,许多主管、班长都盯着这个职务。客房部经理觉得熊素琼做事是一把好手,鼓励她毛遂自荐。熊素琼当然也想试试,但她知道,酒店里硕士、本科人才比比皆是。她觉得自己这时去争副经理为时尚早,不如先去补上“文凭低、气质差”这一课再说。

  于是,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自学酒店管理知识。两年后,她拿到了某大学饭店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大专毕业证,并被提升为卫生班主管。为了把自己做清洁的经验传授给员工,她特意整理了自己进酒店来每天记下的174本工作日志,记录了她三年内总共洗了7987次马桶。总经理看后,非常感动,在酒店工作会议上表扬她说:“熊素琼的条件虽然比在座的各位都差,但她的工作态度是最好的!看看她这些工作日志吧,刷了7987次马桶,对于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就是7987次磨砺!我不认为这是流水账,我更愿意把它当做酒店管理行业的‘马桶学问’!”

  得到酒店高层的赏识后,熊素琼更加自信。她不仅去美容店请师傅帮她设计了发型,还经常到健身中心运一动。几年下来,朋友都说她越来越像职业女性了。

  但熊素琼始终没有丢掉“马桶精神”。2000年6月,酒店搞了一次客房部经理竞选,十名候选人都是本科以上文凭的管理精英。在演讲时,熊素琼激情地说:“与你们相比,我更像是酒店里的一只马桶,经常被人不屑一顾,但马桶也有心愿,那就是它希望能给所有客户带去放心、卫生、健康的服务……”演讲完毕,掌声不断,最终她成功当选为客房部经理。

  两年后,熊素琼升任服务部经理,管理整个酒店的服务工作,并参加清华大学紫光集团教育培训中心的学习,拿到了“高级职业经理人”证书。2005年初,她开始攻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EMBA学位。2006年11月,她被猎头公司挖到东莞市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华通城大酒店出任副总经理。

  2009年7月,熊素琼到香港参加一次国际交流活动,面对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酒店管理专家、教授等,她又谈起了她的“马桶经验”:“酒店管理人员时刻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用最高质量的服务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遇到多麻烦的事情,都要用擦马桶一样的耐心去解决……”她的“马桶学问”还被收入到法国著名酒店管理专家希尔维教授编撰的《世界酒店业经营全书》中。

  如今,熊素琼已是东莞赫赫有名的职业经理人,但她仍在奋斗着——攻读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硕士学位,争取拿到通向世界的金钥匙!

  经典励志小故事篇2: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

  从1950年起,22岁的李嘉诚开始在商场上创业发展,一步步地由“塑料花大王”走向了“地产大王”,成了世界华人的首富。

  有记者采访李嘉诚:“大家都很好奇,您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从来没有过一年亏损,既能将事业大胆地扩张到世界各大洲的55个国家,又能做到万无一失,从不翻船,这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李嘉诚回答:“我往往会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接着他解释道:“我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这就好比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驾船远航,在离开港口之前,一定要想到万一强台风袭来之际应该如何应付一样。”

  记者问:“一般人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成功,您为什么要花90%的时间去考虑失败呢?”

  李嘉诚沉稳地回答:“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的一个齿轮有了一点毛病,这个表就有可能停顿;一家公司,只要其中一个机构有了一个毛病,这个公司就有可能垮台……把种种失败考虑得越充分,成功的把握才会越大。”

  经典励志小故事篇3:登台演奏要学走台步

  大卫·杜巴没有登台演奏,但他的讲课极具魅力,涌来听他课的人最多。台上摆放着两台琴,外边这台是一位学生在弹奏。这位学生弹的是李斯特的《拉科齐进行曲》。

  学生弹得很卖力,弹完后,惴惴不安地抬起头来瞅着大师。大师杜巴凑近学生问道:你多大了?学生微仰着头回道:16岁。杜巴却一脸幽默地说:你怎么像61岁呀!课堂上一片哗然。本来就不放松的学生,此时更加惶然。他垂首拧指,将指头拧成麻花状。杜巴让他站起来,面向观众做出微笑的表情,学生难为情地照做了一次,但笑得十分勉强,面部肌肉僵硬着。杜巴让他到台侧去,做一遍重新走上台的样子。他见台侧站着的学生过于紧张,便告诉他不必紧张,要做个深呼吸,就可以放松了。学生很听话,使劲做着深呼吸。由于做得过于认真,他深呼吸的声音传遍课堂。似乎在告诉老师我已经非常认真地照做了。杜巴和听众同时笑了。杜巴给他解释说,你自己做深呼吸就行了,勿需做得这么惊天动地让别人知道。大师让这个少年自然,而少年却无法自然,反倒因此更加不自然,更加不好意思了。

  随后杜巴打了手势,让学生往台中间走。少年可能从未做过这样的演习,他走得疲沓而松散。杜巴给他纠正着,耐心给他讲解:要亢奋,要感激观众。学生紧张得出汗了,大师幽他一默:热了,就把衣服脱掉吧,不过不要全脱。

  台下观众又一次被逗笑,而学生却没有被他逗笑。

  杜巴不断地给他讲解着,告诉他,今天应该是你的生日,是你最高兴的日子。你看看,台下这么多人都是来听你的演奏的,你不更应该高兴着感激他们吗?大师简直像个导演,而这位学生像是学表演的。也许他心里有抵触:我是弹钢琴,又不是学表演的,何必这样折腾?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台下坐着的中国钢琴教授而言,可谓别开生面。这么高水平的美国大教授来中国授课,不好好教钢琴,教音乐,却教学生怎么走台步。简直太奇怪啦!

  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可能就是体现事物最关键的部分。

  其实,走台步是不能忽略的一环。这是一个登台演奏者的必修课,是体现你的修养、你的姿态、你的心情的重要瞬间,这个瞬间跟你的演出结果肯定息息相关,绝不可小觑!

  中国学生都是好学生,都是听话的学生,尤其这些能够坐到台上给大师们弹琴的学生。但是,他们的表情与性格在弹琴时体现出的大同小异,就是个性不够张扬,过于谦逊,过于内敛,锋芒不敢外露甚至根本没有锋芒。这就显得缺乏魅力,也显不出灵气。

  钢琴的奥妙很深,要弹好,需要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于音乐的理解,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

  经典励志小故事篇4:飞跃山顶的船

  15世纪,21岁的穆罕默德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日夜思虑和谋求的是,攻陷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

  1453年4月5日,奥斯曼土耳其的船队在穆罕默德的率领下,犹如风卷残云,剑锋所指,是危如累卵的拜占庭。

  拜占庭是昔日的君士坦丁堡,曾经固若金汤,城墙坚不可摧,大炮更有无穷的威力。此外,拜占庭还有更好的屏障——金角湾,这一海峡犹如盲肠环绕在拜占庭的一侧。

  更大的障碍等着穆罕默德去克服。为了加强拜占庭的防御,东罗马帝国在金角湾的入口处,拉起粗如海象的铁链,铁链雄浑地穿越海峡,数道铁链聚在一起,任怎样尖利的船,也无法通过。战舰被隔离在金角湾之外,年轻的苏丹穆罕默德彻夜难眠。穿越海峡的那根粗大的铁链,几乎阻断了他的梦想。

  穆罕默德是个梦想家。他天才的设想,让后来的人们惊叹。

  他要让自己的舰队绕过铁链,进入金角湾的内港。可是金角湾的两岸是陡峭的高山,穆罕默德的想法是——让舰队飞跃山顶。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想法,看起来荒诞不经,同时也是史无前例。

  然而,天才的光亮正是在此刻照亮幽暗。

  穆罕默德着手实施他的舰队飞跃山顶的计划。他让工匠找来无数根圆木,把它们制成滑板,然后把从海上拖来的船,固定在滑板上,与此同时,佩拉山丘的两侧——上坡与下坡,都被成千上万的工匠用土填得平整。为了掩护这项大规模的行动,穆罕默德命令日夜向远方的城池发射炮弹,开炮的目的不是轰击敌人,而是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悬念即将水落石出,舰队究竟能不能飞跃山顶?命令——是穆罕默德口中的魔咒。开始了,宏伟的景象赛过万马奔腾,士兵们像一群蚂蚁推动着大船,大船底部的滑板架在圆木上,无数根涂抹油脂的粗大圆木滚动起来,隆隆的轰鸣声震天响起。牛、马、士兵共同作用在船上的力量将船向山顶牵引。

  奇迹发生了,一艘艘船上了山顶,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滑向金角湾的内港。一只庞大的舰队,终于,**般地越过了佩拉山丘的山顶。1453年4月22日,70艘战舰越过山岗和峡谷,越过种植着葡萄的山丘、田野和树林。行驶在海上的舰队梦幻般地飞跃了山顶,从一个海域转移到另一个海域,在战争史上,这几乎是闻所未闻。

  这突如其来的舰队,攻其不备,在金角湾的内港激起雷鸣般的海啸,这巨大的喧嚣,宣告了拜占庭的陷落。穆罕默德如愿以偿了。或许,除穆罕默德之外,谁也没有想到庞大的舰队会飞跃山顶。然而,穆罕默德想到了,并且做到了。飞跃山顶的船,承载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梦想,并在梦想中创造奇迹,一切皆有可能。

  智慧和意志,成就一个人伟业的前提,是让他日思夜想的事物艰难玉成。

  经典励志小故事篇5:成功的距离

  你知道第一部电话机是谁发明的吗?不错,是英国的科学家贝尔。

  当贝尔宣布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轰动了当时的整个科学界。不料,就在贝尔申请这项发明专利后,科学家莱斯却向美国最高法院对贝尔提出控诉,声称电话机的发明权应该归他所有。

  事关一项重大发明的发明权和当事人的名誉权,法院不得不进行认真严肃的调查,并请有关科学家对贝尔和莱斯各自的申诉进行鉴定。

  调查和鉴定结果证明,在贝尔之前,莱斯确实已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电流进行传声的装置,这种装置能把声音传到 1000米以外。但是这个装置仅能单向传送,不能双方互相交流。对此,莱斯确认不讳。于是:法院和科学家都断定,这种装置还不能被称为电话机。

  贝尔面对法院和科学家调查组,也直言不讳,他曾借助过莱斯的实验。但他比莱斯更加细心,他发现了莱斯装置的不足。他将莱斯装置所用的间歇电流改变为连续的直流电,这就解决了话声短促多变的问题。然后,他又将莱斯装置上的一颗螺丝往里拧了半圈,仅仅5丝米,于是话声就能互相传递了。仅仅这5丝米,就使电话机诞生了,这种结果使莱斯瞠目结舌,使科学家震惊万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法院最后判决是莱斯败诉,电话的发明权归贝尔。贝尔感到他利用了莱斯的实验,同意发明专利为他和莱斯共有。莱斯感慨地说:“我在离成功5丝米的地方失败了,我将终生记取这个教训。”他坚决拒绝与贝尔共享专利。

  我们为贝尔的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坚持,多一份认真,多一份努力,最终获得成功而庆幸。我们为莱斯的少了一点耐心,少了一份坚持,少了一份认真,少了一份努力,最终半途而废,与成功失之交臂而深感遗憾。是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时失败与成功的距离仅在咫尺之间乃至毫厘之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人类每一努力的领域中,有些微小的差距,便把赢家与输家分别出来。赢家之所以赢得这些微小的差距,往往不是决定于天才、资源或者脑子,而在于用心度的深浅。在探索的征途上,往往再多加一把劲,再多走一步路,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跃上成功之巅。

  
看过“经典励志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以上是《经典励志小故事_鼓励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励志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故事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