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高考作文】

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本次作文材料,两处使用了分号,语言明显带有对比性,由此可知,设题人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性.材料没有预设观点,让考生根据材料自己提炼观点,且观点多元化,考题兼具了开放性.“电视里看自然,能预测阴晴雨雪,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而亲自“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而“轻点鼠标,能知生物属性,但又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不同方式感知自然,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各有自己的“远”与“近”,当然,这行文的重点在一些转折词语之后.审题立意的区分度不错,从上述角度立意写作,都有道理,综合角度写既要亲近自然,又要利用科技手段为生活和学习服务,也可以.这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本次作文材料,还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明显不能走文学路线,要想写记叙类文章,很不容易构思,也难得高分.题目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很多,电视、鼠标、乐趣、不同的途径、感知自然的远与近,尤其最后一句的暗示很关键,把题目引向了自然的“近”与“远”的哲学意义,这对于思想认识有高度、哲学认知有深度的考生提供了发挥的平台,能让真正的写作高手突出出来.

【解答】解析:

具体分析本次作文材料,材料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欣赏美景之“体”与预测天气之“用”二者不可得兼.

第二层,欣赏美景时的“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总处于零和关系状态.

第三层,自然给我们无限吸引(去认识它),但是却不可接近(去完全了解它)

综上所述,本次作文的写作立意可有以下角度:

1.认识自然的远与近;2.亲近自然(文中应结合对自然认识的远与近来写);3.多途径感知自然;4.到自然中去体验,远亦可变近;5.借助现代科技,好好体验自然;6.远处亦可“体验“自然,触摸自然的真谛;7.“书”上得来的“自然”未必“远”;8.“自然”真相难穷尽;9.接近“自然”的真相,靠什么.

佳作示例一:

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示例佳作二: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以上就是《材料作文指导及范文: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的全部内容。


查看更多高考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考作文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