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高考作文】

陈道明:倔强为人
24年前,他就达到演员生涯的峰顶,在经历了狂妄和自以为是之后,他逐渐发现这个躁动的圈子带给人不由自主的浮夸,优点和缺点一样,容易被人夸大,他重新开始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存在才算是正常人?”而他此后警惕自己,要努力做到的人生目标就是: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
出演《围城》对于陈道明而言,是一个重要转折。不仅他因为入木三分的方鸿渐而家喻户晓,更因出演这部优秀的文人小说,而与钱钟书结识,并由此对演员和影视圈有了重新认识。他很羡慕钱先生家里弥漫的气息,那种闻得到书香,也让人感到安静的氛围,眼前是两位饱读诗书,却非常浪漫、非常懂得生活的老人,他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
之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我觉得我的前半段生活近乎于可笑,也有点摇头晃脑了,有点莫名其妙。” 他给自己定下了未来希望成为的样子: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一旦甘愿放下名利的欲望,也就不需要去假装和说套话了。他给自己定下准则,在拍戏的时候用功、用心、用力,就行了。
一次在某电视剧的开机发布会上,其他演员都说完了褒奖戏的场面话,投资方几番劝说,坐在最偏位置的陈道明开口了,“我没什么可说的,一切要等演完了再谈,现在说的都是假话。”
可对于喜欢的角色,他不这样。
1994年,冯小刚为电视剧《一地鸡毛》选角。开始时,冯小刚担心,他认识的执拗的陈道明能演好在平淡中逐渐失去棱角的市井小人物吗。“我喜欢这个人物,一切不在话下。这次我听你的,你对小林这个人物有什么要求?”他主动表明。《一地鸡毛》拍摄中,冯小刚看到陈道明的确完全变成了 另一个人。甚至在镜头外也是殷勤、周到、善解人意,任何事都有商有量,“完全找不到陈道明的影子了,就是一个活托的小职员。”
陈道明演艺生涯32年,一直警惕地与自己工作的圈子保持相当的距离,却也始终站在一线最贵男演员之列。当年一起拍《一个与八个》的小伙伴们,在这之后的30年间,潮起潮落,不断调整自己适应时代的姿势,以不同面目、态度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中。只有陈道明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始终只执着地和他的角色较劲,甘心演着电视剧。
他对表演较真的程度在圈中也是出了名。陈道明说,自己的创作习惯是导演可以无限拍,从拍《围城》那会儿就这样。导演即使说“OK”,他也再给你来条别的表演方式的。同样的情节、位置,他会给出“大”“中”“小”不同的尺度分寸的表演,把几种状态都演出来,“赤橙黄绿蓝青紫,最后导演来选择。”
因此,哪怕是《建国大业》中,给人敬个礼,他也要在50秒钟的平台上做得与别人不一样。光是服装他就要求重做了两遍。“凡是示人的东西,你尊重了它,它才尊重你。有的人爱这个职业爱赚钱、爱出名,这都没错,但尊重这个职业比爱这个职业更重要”。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近四五年,在不多的接受采访的时候,陈道明已不局限指正身边所见的不满,他开始公开批评国内品质低劣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圈内急功近利的风气。
“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他更不理解的是,那些烂剧的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员还要在那里装模作样、声泪俱下地演,越认真演却越加重了这种假。
他似乎无心去做振臂高呼、或以自己的知名度去影响什么的事。他既没有想因此成立什么工作室,多做些好剧来略微改变这个环境,也没想做个公知,搞些演讲,洗涤一下现在的年轻人。
“所以我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他只给自己设定了为“人”的下线,即你可以不知道对社会和朋友有多大贡献, 建设性是零都没关系,但一定不能有破坏性。“不管任何情况下,不能对人和社会有破坏性,这是做人的底线”。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第660期,有删改)



查看更多高考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考作文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