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试题资源】

考试资源网整理了关于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阅读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阅读练习和文言文练习有所帮助,让大家在语文考试中更多的拿分,下面是www.cjcxw.com整理的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阅读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多多练习多多练手!


  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祐知贡举,多拔擢寒俊,毕士安、柴成务皆其所取也。后与其子旦同入两制,居中书。

  (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拜”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摄”是表代理官职的字。

  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古人往往有名有字,“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所起的。名和字的称呼不可随意,谦称自己称字,尊称他人称名。

  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王祐很有文才,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上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

  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上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后来交由王祐治理,一切变得井然有序。

  C.王祐刚直敢言,劝谏皇上。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王祐主掌贡举考试期间,常力排众议,选拔提升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毕士安、柴成务都是他录用的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

  (2)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

  参考答案:

  【答案】

  4.C

  5.C

  6.D

  7.(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赠给同乡好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辞采卓越过人。 译出大意给2分,“坐”、“贻”、“见”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恰逢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卢多逊多次规劝王祐依附自己,王祐没有听从。 译出大意给2分,“会”“倾”“讽”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5.【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C项,“谦称自己称字,尊称他人称名”有误;谦称自己称名,尊称他人称字。此外,女子15岁及笄也有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力排众议”文中无据;文章最后一段只是说“祐知贡举,多拔擢寒俊,毕士安、柴成务皆其所取也”。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D对应的文字在文章最后一段,但文中并无“力排争议”这一内容。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坐:因为,贻:赠送, 赠给;见:表明。第二句中,会:恰逢,正巧遇上;倾:排挤;讽:规劝。




查看更多试题资源相关内容,请点击试题资源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