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试题资源】

浙江省诸暨市2016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诸暨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2016年5月)

一、1.B 2.C 3.A 4.D 5.C 6.尊敬的肖老:您好!您是大家敬仰的著名作家,能聆听您的教诲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为浓厚同学们的文学兴趣,诚请您拨冗为我校学生传授文道。时间是五月四日晚上。万分感谢。恭候您的光临。(东海湾中学校办室)。 7.参考例句:因为蓝天的包容,飞鸟自由自在,享受过程。因为湖海的迎接,小溪潺潺前行,拥抱江河。因为草原的坦荡,骏马奋蹄驰骋,彰显气势。(因为山崖的伟岸,青松放眼万里,望穿神州。)

(第1题至第5题,每小题3分,答案选择正确得分;误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下同。第6题4分,内容完整、通顺2分,表达得当2分。意思相近即可。字数超出、出现语病、错别字等酌情扣分。下同。第7题5分,内容2分,句式、修辞、结构各1分。适当考虑仿写句子的文采、意蕴等特点。)

二、(一)8.C 9.D 10.①保持生命自主意识。②具有生命自由存在和发展解放的需求。③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④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妥善共存。

(第8题、第9题,每小题3分。第10题3分,回答其中3点,每点1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二)11.①目的不同,秦始皇为了求药,作者为了悟道。②愿望不同,秦始皇希望“霸业永续”,作者为“实现访仙之愿”。 12.①景观超尘不凡,丹崖顶上的蓬莱阁为汪洋大海所怀抱,处于碧波泱泱、云雾缭绕之中,有天无地,似有仙气飘拂。②著名海上神山,传说中的渤海三座神山之一,神仙居住之所,长有食之可长生不老的鲜美果实,又是秦始汉武及历代君王“趋之若鹜”的“寻仙访药”之处。③修道成仙之地,历史上跟终南山、崂山同为修道成仙之地,仙气弥漫,不同人间,更有吕洞宾等八位“民间艺人”各显其能,并“由人而为仙,为神”踏浪渡海的故事。 13.①“仙”是人类的渴望,作者认为由于“人世繁华,现世荣光”的巨大“吸引力”,渴望“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且“衣钵相传”,络绎不绝。②“仙”是超尘的高蹈,在作者看来,“仙”自然不是可以“摆脱‘终有一死’”之神,而是“无俗气”,“无庸常”之人;“修道成仙”也是“劝导”人们“登临绝顶而小天下”,以期“超乎凡人之上”。③“仙”是人生的修为,作者“说仙释仙”,由“仙”而悟道,破解“仙”之奥秘,认为人生就是“修道成仙”的过程,但“成仙”并非使肉体不朽,而是让“修为”流传。 14.①虚实水乳交融,文章始终扣住一个“仙”字,由景而情,由事而理,亦实亦虚,虚实结合,水乳交融,如“蓬莱访仙”的“蓬莱”和“访”为实,“仙”为虚;秦皇汉武的“寻访”为实,“仙”和“药”为虚,人们的修道为实,成仙为虚;八仙的“技能”是实,“为仙”是虚……②手法灵活多样,文章既综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又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象征、烘托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显灵动之气,呈鲜活之态。③引用自然得当,文章以“仙”为核,旁征博引,既有秦皇汉武们的“寻仙访药”,也有孙大圣的修炼之成,又有中华文明中的“人神并存”“亦真亦幻”,还有让蓬莱扬名的“八仙过海”,史实、神话、传说俱呈笔端。④语言精炼优美,如“举目天际,海天一色,碧波泱泱”“始皇君临天下,汉武雄霸四方”“历史无情,生命仓促”“海风吹过,我衣袂飘飘,内心满满”等俯拾即是,简练而精当,清新而优美,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15.我认为还是原标题“蓬莱访仙”恰当。理由简述如下:①“仙”是蓬莱的符号(标志),蓬莱自古以“仙”闻名,作者也明确表示,“我”到蓬莱为的是“访仙”。②“仙”是寻访的对象,由述(动)宾词语“访仙”可知,“仙”就是“访”的对象,而文中描写的仙山、仙地和仙人,也无一不是跟“仙”有关的。③“仙”是文章的重点,这篇游记基本线索为“访仙——忆仙——悟仙——释仙”,自始至终都是“仙”气洋溢,可谓无“仙”不成文。④“仙”是超凡的象征,在作者看来,无论“半人半神”,还是“真正的仙”,其实都是那些“独具才华,事迹卓越”“勇攀人格高峰与事业高峰,穷一道之尽,得一技之长”之人,而“修道成仙之路,实乃自我修为之路”。这也是作者的“访仙”收获,积极而蕴含哲理。

(第11题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第12题4分,一点1分,两点3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第13题4分,一点1分,两点3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第14题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相近,表达通顺、恰当即可。倘赏析其他“艺术特点”亦可。第15题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相近,表达通顺、恰当即可。此题体现探究,认为“蓬莱悟道”恰当,能结合内容,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应该予以肯定,可给予高分或满分。)

三、(一)16.C 17.D 18.B 19.遂廷杖百╱除名╱并罢科道之巡视库藏者╱南京给事中骆问礼╱御史余嘉诏等疏救╱且言巡视官不当罢╱不纳。 20.(1)现在两广亟需粮饷,已经多次上奏请求,却还是吝惜而没有拨给,为什么轻重如此颠倒呢。(2)请求全面查核该保留和该取消(的费用),以及出库入库多少的数目,以便杜绝奸诈欺骗(的行为)。

(第16题至第18题,每小题3分。第19题3分,断对两处得1分,误断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第20题7分,第一句4分,“饷”译为“粮饷”等1分,“靳”译为“吝惜”等1分,“何”译为“为什么”等1分,意思相近、语句通顺1分;第二句3分,“备”译为“全面、完全”等1分,“革”译为“取消、革除”等1分,意思相近、语句通顺1分。)

(二)21.写实(描摹、状物);用典(引用、借代) 22.①忠贞之志,首联两句将“生平四十”的漫长时间和从“柴荆”到“故京”的空间辗转自然融合,又辅以郑重之“拜”,表明明朝虽早已沦亡,而诗人对“故国”的情深从未改变,忠贞之志日月可鉴。②悲戚之意,颔联以“山河全破碎”“翦伐到园陵”等描写,表现明朝被彻底葬送和皇陵被任意采伐,结合“谁使”之诘、“可堪”之叹,悲戚之意强烈感人。③憎恶之愤,颈联的“牛羊践履多新草”展示了一片衰败荒凉景象,诗人想见那些改换门庭、投靠新主,且又洋洋得意的“旧卿”,极端鄙视和憎恶溢于言表。④悲痛之情,尾联以“歌泣不成”的直抒胸臆和“悲风”“江声”的寓情于景,天暮江黑,夜以继日,悲痛难息,激愤之中又显得情韵悠长,留给读者诸多思索。

(第21题2分,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第22题5分,回答其中3点,每点1分,语言表达2分;能从“情感”和“技法”的角度赏析,意思相近,分析恰当,表达通畅、简明即可。倘鉴赏有个性、有创意,也应当肯定。)

(三)23.行为(表现) 24.由上述《礼记》内容可知,“儒行”的特点在于:①忠义为本,认为“忠信”要比“金玉”宝贵,立义要比“土地”重要,这是“儒行”的本质特性。②追求“多文”,将懂礼仪、有文采、有修养等视为人生财富,明确了“儒行”的追求目标。③恪守道义,无论是“货财”“乐好”的利诱,还是众人胁迫,利刃恐吓,甚至面对死亡,也决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守住道义底线。④平易特立,不仅适时(非时不见)、合义(非义不合)、易禄(先劳后禄),平易近人;也能够“不程勇”“不程力”,尽力而为;还可以“不悔”“不豫”“不再”“不极”,“儒行”在“近人”之中又彰显“特立”。

(第23题1分,意思相近即可。第24题4分,回答其中3点,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结合两段文字分析、概括“儒行”的特点,并能作适当评点,要点明确、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

(四)25.(1)和无寡;则修文德以来之(2)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3)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百战不殆;每战必殆

(第25题6分,每小题2分,内容有出入、出现错别字等不得分。若答题超过3题,则以前面3题为评分依据。)

四、参照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查看更多试题资源相关内容,请点击试题资源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