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语文集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那一年,他去西藏八宿的一个小乡村支教,在那里支教两年后,他就可以顺利地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初入校门的那一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两排,向他敬礼。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他留了下来,教他们语文、数学、自然、生物,教他们认识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乡里,最远的孩子甚至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个住在最远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脸,漫着两坨高原红。据说,他是这个学校最穷的学生,学费一直都欠着。他们家里只有一匹马,是整个家惟一的生活来源,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春天来的时候,偶尔还能接上几个观光客。
  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却很特别,有点怯怯的忧郁,忧郁中透着惶恐,惶恐中又露着一丝坚定。在这个偏僻的小乡里,他见到的眼神是整齐的,老人孩子都一样,单一而纯净,惟独这个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内容。
  雪大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无法再找到道路。家远的孩子只能留下来,住在老师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几个孩子。
  那个晚上,孩子们在他的允许下翻看他的东西,并抱着他的吉他乱弹。只有也措,那个忧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他的初恋女友大一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虽然毕业前他们已经分手,但他还是一直保存着这只好看的音乐盒,它亦是他反复拾取的快乐。他来了之后的那些日子,总是不停地打开它,听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的曲子,听到泪眼模糊,直到有一天,发条崩坏了。
  此刻的也措正抚摸着那个音乐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忧郁。   他走过去,问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不。”也措的话也总是那么少。
  “它叫音乐盒,一翻开盖就会唱歌。”
  “是谁送给你的?”也措居然问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问题。
  “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但是现在坏了,要不就可以让你听一听了。”对着孩子,他还是撒了谎。
  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听到学校后山的树木折断的声音。等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到门前的花圃被雪盖住了,操场的树,枝干被雪压断了许多,远方除了雪还是雪,除了白还是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从第二天晚上开始,也措便开始想家了,听到半夜风雪沙沙的声音就哭了,他不由把他搂在怀里问:“想妈妈了,是吗?”
  “我要见阿妈。”也措一开口,泪水又掉了一串。
  他鼓励孩子:“也措,老师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老师一年只能见一次妈妈,老师也很想妈妈,但是老师都不哭,不哭了好吗?”
  也措看着他,停止了哭泣。第三天黄昏,也措的母亲骑着马来到了他的宿舍门口,接走了也措。
  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过年的时候,雪已经封了路,他很想家,却没有能够回去。
  终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阳光有了暖意,他听说不远的镇子开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来是通了,但是他却没有时间回家,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学了。
  也措也来了,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看着他,总忍不住想笑,依旧不爱说话,总是偷偷地看他。
  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没有人为他庆祝,他孤单地为自己点燃了蜡烛。可是三天后,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包,邮包是从北京寄来的,拆开来,竟然是一个音乐盒,比他那一个还要漂亮。音乐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着,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信是北京的一个陌生人寄来的,那人在信中说,他在前一个月来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个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牵着家里的马送他进山,却没有收他一分钱,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4月初给他的老师寄一个音乐盒当做生日礼物,因为,老师的妈妈送给老师的音乐盒坏了,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妈妈了……  他只需在那里支教两年的,但是他却整整呆了六年才回去。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0年第2期 )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标题“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意蕴丰富。它的表层意蕴是这音乐盒是北京寄来的,穿过雪山,来到西藏;而深层意蕴是这音乐盒战胜了风雪的严寒,给人间带来了温暖与爱意,它真切地表达了孩子们对支教老师的浓浓的爱意。

B.文章开头第二节“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的细节描写十分感人。雪天不戴手套行礼真切地表达了孩子们对前来支教的老师发自心底的的敬意,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奠定了情感基调。

C.文中画线句子“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表达了老师面对大雪,面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为孩子们不能回去见妈妈而难过的痛苦心情。

D.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有三:1.照应开头;2.突出并强化了文章的主题,烘托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深深的爱意;3.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E.第二年春天,也措“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是文中的一处伏笔,下文客人邮寄包裹与来信是对上文的照应。也措幼稚而纯真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小题2:请分析也措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5分)
答:

小题3:试探究文中老师为什么对也措撒了一个谎。(6分)
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CE
小题1:也措是一个懂事早、寡言少语、有主见、又依恋妈妈、纯真、对老师充满无限爱意的西藏贫苦人家的孩子。
塑造手法:(1)通过人物的外貌特别是“画眼睛”以及语言动作进行正面描写;
(2)通过北京陌生人的信进行侧面描写;
(3)通过家里穷,只靠一匹马营生与不收观光客一分钱的对比来写;不通过前后眼神“忧郁”与“欢快”的变化对比来突出也措为老师做事的快乐心情
(4)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小题1:对于美好而忧伤的往事,老师不愿揭伤疤;不想让孩子过早了解生活复杂痛苦的一面;远在异地他乡,想家想妈妈了,于是说成是妈妈送的。


查看更多语文集锦相关内容,请点击语文集锦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