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语文集锦】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8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②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⑦,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传》)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老父:指老人。③吊:哀悼,吊唁。④垢(ɡòu):通“诟”,辱骂。⑤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⑥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⑦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⑵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⑶岂有说乎 ( ) ⑷敬受命,愿闻余教 ( )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重于泰山

C.窥镜而自视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D.皆以美于徐公

足以治楚矣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⑵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小题4: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小题5: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迎来一些劝说批评。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劝说批评?(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⑴使……听到;⑵间或,偶然;⑶指教、教导;⑷其余的。
小题2:A
小题3:⑴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⑵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
小题4: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2)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
小题5:示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劝说批评,我们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如文中的齐王、孙叔敖因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而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应学会虚心地听取别人善意的劝说批评。


小题1:
试题分析: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准确了解常见的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这里应注意“闻”的使动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A中二者都是“代词”;B:在/比;C:承接/并列;D:认为/用来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注意“骄”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进行比较辨别,这里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
小题5:
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查看更多语文集锦相关内容,请点击语文集锦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