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语文集锦】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①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注】:①繇:读yòu,古同“由”,从,自。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古人的“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意思。

D.“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后来他被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

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

②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C“文中是后一种意思”错,原文为“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用的是前一种意思.

(2)“超授”为固定词语,意思是“越级委任”不可分开,排除AC;“御史中丞滕中正”名词代词作主语,后面要接谓语,“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错误,排除AD.故选B.译文为:以政绩突出闻名,越级委任为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疏于政务,又调李若拙前往担任通判.不久,御史中丞滕中 正举荐他,召他回御史台.很快,他被改任为右补阙.

(3)A“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理解错误.“任命”李若拙的只能是朝廷.

(4)

①“以”,因为;“自陈”,为自己陈述;“出”,出任.译文为: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参知政事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

②“既”,已经;“戒”,劝告;“以臣礼”,介词结构后置句,以臣子应有的礼仪.译文为: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从此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


参考答案 考试资源网(www.cjcxw.com)整理

(1)C

(2)B

(3)A

(4)

①李若拙 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参知政事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

②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从此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

参考译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亲李光赞,曾任贝、冀观察判官.李若拙起初靠父荫补任太庙斋郎,又考取拔萃科,被任命为大名府户曹参军.当时符彦卿在军镇,李光赞在其幕府,李若拙得以侍养父亲.很快他又考中进士,王祐当时主持科举,他将李若拙列在上等,李若拙被任命为密州防御推官.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改任他为著作佐郎.按惯例,考中制策者要被委任为拾遗、补阙.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宰相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后来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官名与父名相同,推辞,没有得到允许.太平兴国二年,任乾州知州,适逢李飞雄诈乘官府驿站车马,称自己是送诏的使臣,事情败露被依法惩处.太宗因李若拙与李飞雄父亲李若愚名字相连,怀疑他们是兄弟,就命殿直卢令珣将他抓捕关进州狱,后来知道他与李若愚同宗,但已非亲族,不知其谋,但仍被革去官职流放海岛.过了一年多,才起用他为卫尉寺丞、陇州知州.太平兴国四年,恢复原有职务.以政绩突出闻名,越级委任为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疏于政务,又调李老拙前往担任通判.不久,御史中丞滕中正举荐他,召他回御史台.很快,他被改任为右补阙.当时诸皇子出就封国,李若拙献颂,皇帝很满意,接见了他,赏赐给绯鱼,任命他为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曾前往京城奏报边境情况,太宗表扬了他.又任命为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以秘书监名义出使交州.此前,黎桓的规格超过了应有的标准.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于是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宴会那天,黎桓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李若拙一眼都不看,只取了以前被扣押的使臣邓君办回朝,礼币之外,没有接受私自赠品.出使回来,皇上认为他不辱使命.升任起居舍人,充任监铁判官.淳化二年,出朝任两浙转运使.契丹侵入边境,改任职方员外郎,调任河北路,赏赐金紫.淳北五年,在昭文馆任职,升职为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李若拙身材魁伟,崇尚气节,有才干,但处理事务太慢.宰相因此替他说明,免去转运使,任泾州知州.至道二年, 黎桓又入侵南部边境,朝廷又下诏令李若拙出使,到后,黎桓又服从朝廷.出使回来,真宗即位,召见慰问,进级为金部郎中.咸平初年, 任同知贡举,患病,改任右谏议大夫.皇帝北征,任判留司御史台.第二年,出使到河朔巡视边境事务,又任升、贝二州知州.咸平四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阅读答案附翻译》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语文集锦相关内容,请点击语文集锦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