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试题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24.B 解析:春秋以前,国家的所有职位都是根据血缘宗法关系确定的。但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及公卿大臣都“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说明传统的世卿世爵制度受到冲击、发生了动摇,当然,世卿世爵制度并没有瓦解崩溃。

25.B 解析:虽然苏轼考取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他以为可以因此“直言极谏”,但是他的每一次“直言极谏”都没有被采纳,并且一再贬官。说明当时并不允许考取功名的人随意“极谏”,而应该符合皇帝及高官的意图,否则就不会被采纳。材料中虽有“直言极谏”之类新的科举考试科目,但是并不能证明科举考试科目“种类繁多”,考试方式也没有创新的因素,故排除A、D。根据宋代重用文人的事实,排除C。

26.A 解析:在土地私有的封建社会,买卖土地是合法的。契约就是土地买卖的法律依据,经买卖双方签字画押,即具备了法律效力。但是,土地变换主人也可能是在双方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甚至可能出现伪造契约、强制买卖土地的情形。所以,官府在买卖契约上盖印,对土地买卖进一步进行监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豪强霸占农民土地、强买强卖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27.D 解析:对比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可发现,此前地丁(即土地、人口)税占全部财政收入的2/3,但是鸦片战争后,不仅增加了关税、厘金等税收种类,而且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这些与中外贸易有直接关系的税收种类及其所占比重,说明中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了。

28.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百年来人们对“新文化”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后的共同点只剩下“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各种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们都可以找到依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行为)属于新文化,反过来证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29.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思考能力。所选择的材料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的作战计划,期间包含了对抗战的准确估计、决心抗战及如何抗战等方面的信息。但是,从引用的作战计划的有关内容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国民政府明确指出了(抗战)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性。

30.A 解析:从表格中不难看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在扣除物价上升的因素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故排除B;结合当时的具体背景可知,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效果,排除D;虽然有一项“人均”,但是并没有反应所有人收入的共同增长,排除C;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是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时期,到了198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还没有翻一番,更不能证明人民达到了共同富裕,只能说明严重的匮乏得到了初步缓解。

31.A 解析:智者运动的兴起,与政治、经济、思想认识等因素都有关系。但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智者”既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有所不同,而他们的思想观点却较为一致,说明“智者”们的思想是独立的,没有受到别人的左右和控制。这进而说明当时的民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自由和独立。

32.C 解析:材料介绍的是马丁·路德的主张,仅仅主张是不可能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势力的,排除A;虽然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但是其目的和效果都远在文艺复兴之上,排除B;宗教改革虽然具有政治目的,但题目引用的路德的主张并没有体现民主政治理念,排除D。马丁·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皇和教会对宗教信仰的垄断权,反对教会的经济盘剥,这些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3.D 解析:日本警卫刺伤到访的俄国皇太子,虽然刺客和被刺伤的人都有特殊的身份(警卫、皇太子),但是审判是根据法律而不是根据双方身份,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也顶住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这说明当时日本的法律审判已经体现了平等和法治理念,并且实现了司法独立。

34.B 解析:材料一方面说明政府的大财政在1929年以后“变成常态了”,说明凯恩斯主义曾经确实起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明确指出现在正在流行的凯恩斯主义“已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因此“是个不幸的事情”,凯恩斯主义的失灵。两者结合,说明凯恩斯主义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具有时效性。

35.D 解析:第一,题目已经告诉我们,《消失的足迹》属于“现代版的《桃花源记》”,可以判断时间;第二,从《消失的足迹》的内容介绍中可以看出,该小说虚拟现实,带有魔幻性质,即“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这一大类。

40.(1)原因:下西洋“劳民伤财”。(2分)看法:郑和下西洋确实没有给明政府带来经济利益并且劳民伤财,但是皇帝和大臣们都没有认识到远洋航行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3分)在停止远航的同时,销毁过去远航的档案材料,更说明了当时的皇帝目光短浅、愚昧无知。(3分)

(2)共同点:都得到了皇室以及国家的全力支持;(2分)都多次远航,并且有一系列重大发现;(2分)都引起了人们的非议。(2分)

原因:郑和下西洋基本上不带经济目的,在耗费大量钱财以后,在国家财力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停止航海活动;(3分)哥伦布的航海经济目的非常明确,需要得到黄金和香料,通过贸易取得商业利益,对利益的追求刺激了航海活动的继续进行;(3分)从根源上讲,两人航海的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决定人们耻于讲究利益,而欧洲商品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推动着人们在全球范围内探寻未知的世界,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5分)

41. 为避免阅卷照搬答案条条,所以本题只提供评分原则,不提供答案示例。评分细则与要求如下。

评分说明:论题(3分)史实(6分)论证(3分)

评分要点细则:

①论题:写出论题,不一定明确的给2分,写出论题且论题明确、观点鲜明给3分。

②史实:史实可以分解为翻译介绍大量西学(如《天演论》等)、西方先进的数学、物理学等成果,以及为说明论题观点所列举的依据。一般只要有史实即可给4分,史实充分的给6分。

③论证:有论证,但逻辑不一定清晰、结构基本合理、论证比较充分给2分。有论证且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论证充分给3分。

44.(1)背景:地方机构混乱、官制重叠、官员人浮于事(民少官多),导致财政困难;地方长官权力很大,不利于中央集权。(4分)

措施:撤并地方机构,裁汰冗官;将地方属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规定官员异地任职;要求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报告工作;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给5分)

(2)使地方机构得以精简,工作效能得到提高;(2分)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有效抑制了官场的腐败,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45.(1)第一阶段是越南以两大阵营为背景的南北内战;(3分)第二阶段是美、中等国介入,美国从支援南越到直接派兵参战,中国抗美援越,内战升级为局部战争;(3分)第三阶段美国显得力不从心,最终退出越南战争,战争重新进入内战状态,北越打败了南越,越南实现了统一。(3分)

(2)越南战争持续了近二十年时间,参战的各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越南人民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导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无数生灵涂炭;(3分)越南战争是二战后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与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潮流背道而驰,应予谴责。(3分)

46.(1)①程荫南前往日本留学,与20世纪初中国赴日留学热是一致的,晚清政府实施“新政”,推动了“留学热”的形成。②翻译或著作新式数学教科书等数学著作,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推行新式教育的改革有直接关系。③在民国初年当选为相关职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④他的隐居生活,是因为对当时军阀统治的政治局势十分不满的反应。⑤隐居家乡期间纂修家谱,是因为他无法通过学术研究或从政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退回“修身”“齐家”,也是读书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之一。(每点3分,共9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给9分;学生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同等评分。)

(2)家谱“自序”中的主要观点是:家族制度是国家主义的基础。(2分)程荫南驳斥了一些人因为主张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制度的观点和行为,认为家族是国家的最基本构成单元,没有家族制度,国家主义就失去了根基;家族制度是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的传统,不能贸然鄙弃;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盛行的民族主义其实也是家族主义发展的产物。这种观点以及论证方式是合理的。(4分)

黄冈市2017年元月高三调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双 向 细 目 表

题号

考查知识点

能力要求

设计难度

24

春秋时期政治制度的变迁

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0.60

25

苏轼“直言极谏”的结果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0.60

26

古代中国的土地买卖问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0.45

27

从清末财政收入来源看经济的变迁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45

28

新文化运动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0.50

29

国民政府的敌后游击战争方案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45

30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成果

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0.40

31

智者学派的思想

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0.55

32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0.65

33

近代日本的法制建设进程

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0.45

34

凯恩斯主义历史作用的变化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40

35

对近现代世界文学作品属性的判定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50

40

郑和下西洋的有关问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

0.55

郑和下西洋的有关问题东西方航海活动的比较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0.50

41

对《天演论》序言的研讨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0.40

44

隋朝的地方官制改革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50

45

越南战争的进程和影响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50

46

程荫南的个人经历与近代社会变迁之关系研究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50



查看更多试题资源相关内容,请点击试题资源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