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安全教育】

扬州市教育局:jyj.yangzhou.gov.cn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99所,在校生659028人,专任教师42274人。其中幼儿园285所,在园幼儿98949人,专任教师4830人;小学215所,在校生224400人,专任教师13513人;初中132所,在校生117487人,专任教师10540人;普通高中38所,在校生80421人,专任教师6185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832人,专任教师174人;中等职业学校15所,在校生61162人,专任教师2298人;普通高校6所(高等职业院校3所),在校生72632人,专任教师4633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3145人,专任教师101人。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18所,在校生40798人。其中普通中学15所(高中及完中8所、初中7所),在校生29755人;中、高等职业学校各1所,在校生1077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68人。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了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并适度超前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提前三年普及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保持高位稳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1%。所有县(市、区)通过了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教育均衡度明显提高。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合格学校建设要求。新创优质义务教育资源86%分布在农村。市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都有现代化示范初中的格局。省优质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及省重点职业学校的比例分别达到70%、59%、90%、76%和85%。 三是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幼儿园、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83.4%、89.1%,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87.1%,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为7.4%。中小学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15.6%。全市现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6人、正高级教师35人、省特级教师99人、市特级教师102人、名校长48人、中青年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500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6%。 四是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经过多年优化整合,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5所,实现了每县(市)都有一所在校生35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校生规模3.5万人;占地147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扬子津科教园建设基本完成,入住学生近3万人。全市共建成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9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全市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2年分别夺得国、省技能大赛金牌7枚和13枚,近日已获省技能大赛金牌13枚。 五是教育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教育经费达72.6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7.42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9.02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8.96亿元。各县(市、区)财政投入占比都达到了省规定的标准。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教育系统注重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扬州自古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这几年,我市教育努力走体现江苏特色、扬州特点、现代特征的发展之路,通过不断创新推进了教育发展。首先,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一是学校德育聚焦“感恩.励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享誉全国,在中央文明委组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扬州连续获得地级市江苏第一、全国前列的好成绩,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涌现出“诚信中学生”徐砺寒、“最美中学生”管仲培、“孝德之星”王延俊等一批影响全国的学生典型。二是“阳光体育”推行“一校一特”,学生心育开设“阳光心苑”,体育与艺术“2+1”工程每年以“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为“推进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90%以上学生拥有两项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三是大力开展国学经典和世界名篇名曲诵唱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四是开展义务教育城乡学生互动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城乡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五是从2007年起启动班主任职级评定、管理工作,根据班主任工作实绩、工作年限、教科研成果等综合评定高级、一级、二级班主任,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六是深入实施小学素质教育“五大工程”,重点打造优质课堂、百佳社团、特色文化、养成教育和学校共同体。 第二,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一是从2005年起连续九年推进教育质量主题年(2005年为教育质量年,2006年为教育质量推进年,2007年为教育质量提升年,2008年为教育质量效益年,2009年为教育质量效益推进年,2010年为教育质量效益提升年,2011年为教育质量科研年,2012年为教育质量科研推进年,2013年为教育质量科研提升年)。二是从2005年起每年以不同主题召开精致管理现场会,开展“常规管理百校行”,促进学校加强基础管理。三是开展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开展轻负优质先进学校评选和学校特色项目评估。四是实施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小学减负、初中减压、高中增效。 第三,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一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三区”建设。2010年7月1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转发<扬州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区”建设,即坚持示范区引领、先行区推动、样板区促进,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全市各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基本达到四大样板区(办学保障优质均衡样板区、学校管理优质均衡样板区、队伍建设优质均衡样板区、素质教育优质均衡样板区)要求,所有县(市、区)均创建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确保参加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对各样板区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对完成先行区创建工作目标的地区实行目标奖励。目前,邗江区成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首批试点创建县(市、区),全市已创成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4个、样板区15个。二是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优质资源放大,全市创建“数字化校园”338所,398所城乡学校实现网上结对共建,建设3000余节网上“同步课程”资源,名师“电视大讲堂”节目覆盖全市城乡。三是在市区设立15个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组织名师利用节假日到社区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学业辅导,每年辅导学生1万多人次。四是实施区域内学校组团办学和扬中树人、梅岭中学、育才小学、梅岭小学等名校跨区办学,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放大共享。 第四,在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一是让“三重”塑起品牌学生,坚持文化与素养并重更重素养,知识与技能并重更重技能,就业与创业并重更重创业,深入开展“六个一”教育(一个向善的人品、一门娴熟的技能、一口较好的普通话、一门与专业结合的外语常用语、一手可看的钢笔字和一项个人特长)。二是让“三师”塑起品牌教师,深入开展以“六个一”(一颗爱心、一门绝活、一项发明、一个课题、一本教材、一篇论文)为核心的百名优秀“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成为学生思想引领的导师、技能培养的技师和企业实践的工程师。三是让“三维”塑起品牌校长,深入实施校长“职业素质123提升计划”(选派10名校长赴知名职校蹲点学习,选派20名校长参加高级研修班专题学习,选派30名校长进企业、进车间参与实践),培养校长敏锐的市场意识、开放的办学思维和务实的管理理念。四是让“三大合作”推动开放办学,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分别与市内外10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比例达65%;分别与江西、甘肃、安徽、陕西、山西、河北、四川、广西等10多个省(区)职业学校成功实现联合办学,每年有大批中西部学生来扬就读;分别与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联合办学。五是让服务新农村建设“五项行动”(百名农民上大学、千名农民出国门、万名农民进工厂、十万农民学技术、百万农民受教育)普惠农民,每年面向农民开展各级各类培训20余万人次。 第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校长高峰论坛,推进校长更新理念。二是每年以不同主题实施师德师能建设双“百千万工程”,着力让教师乐教善教。三是全力打造名师团队,组织开展了市级特级教师评选,推进“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四是全面打造骨干团队,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考学、骨干教师考核、高级教师考评机制,形成了教坛新秀、中青年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梯队。五是重视打造新秀团队,建立了岗前培训、师生同考、教学竞赛、结对拜师等机制。六是着力打造培师团队,全市组建了13个“名师工作室”和22个“学科基地”,集中优秀教师“合力攻关”。七是建设教师共同体,全市城乡有数千名教师分别组成“共同体”结对发展。八是每年组织“432”送教下乡大行动,优秀教师送课堂教学下乡、送教学案设计上网、送教学光盘到学校。 第六,在教育集群帮扶方面。一是宏志班教育覆盖6个县(市、区),现有17所学校、85个班、3000多名学生。二是在全市实施了“5432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即对留守儿童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做到“五清楚”;对留守儿童在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管、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做到“四优先”;坚持与留守儿童本人、远在他乡的儿童父母、在家看护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保持“三沟通”;对留守儿童实行班主任和“代管家长”协同管理的“双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帮扶“一对一机制”)。三是将职业教育引入特殊教育,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扬州市明聪职业技术学校”,让残疾学生“背着一个书包进来,怀揣一门技术出去”。四是连续多年开展“爱心助成才”活动,每年面向社会募集善款100多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0多名。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扬州市教育局:jyj.yangzhou.gov.cn》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请点击安全教育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