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语文集锦】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②“云”“龙”:君臣风云际会。③参差:排箫,古乐器名。

8.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两种并作简要赏析。(6分)

9.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考试资源网整理

8.(1)比喻。“洞龙睡熟”比喻南宋政权早已不存在。“云归岫”比喻作为遗民的诗人远居岩薮,埋名隐姓。“枝鹊啼干”隐喻诗人悼念故国故君的眼泪已经枯竭,也体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元朝的决心。这些比喻都抒发了诗人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之情。(2)寓情于景。把自己对国灭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凄清幽静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3)化用典故。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决不屈服于元朝和眷怀故国故君的情怀。(4)写景上远近结合,虚实相生。“洞龙睡熟云归岫”写得虚而远,“枝鹊啼干月满林”写得实而近,突出了夜景的凄清幽静,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5)写景上以动衬静。以枝鹊的啼叫衬托夜的宁静。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指出一种手法并作分析3分,正确答出两种即满分。)

9.(1)颈联写故书放置瓮中,闭门读书的生涯已如前世的梦;少年的壮心已藏,如孤剑深锁匣中。表达了故国沦亡,少年壮怀无处施展的无可奈何的孤寂和愤激。

(2)尾联借目断征鸿,抒发宋朝复兴无望的郁闷悲凉;借深夜吹箫,寄托对故国故君的悼念之情。(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译文】夜深人静,银河横空,报时的玉漏发出低沉的声音。我伫立高楼上,风露润湿了我的衣襟。大宋江山早已沦入敌手,多少遗民像云归深山,隐姓埋名。我的泪水已洒尽,只能以枯干的眼,空对满林月明。闭门读书的生涯变成了前世的梦,少年壮心已藏,如孤剑深锁匣中。倚着栏杆的一角,遥望征鸿逐渐飞尽,只有吹幽怨的排箫来打发这长夜沉沉。


查看更多语文集锦相关内容,请点击语文集锦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