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励志故事】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查找一些励志正能量名人的小故事,那么查找励志正能量名人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查找励志正能量名人的小故事:李娜,姚明一样的开路先锋

  当李娜笑傲法网,惊动全球,在传统上被西方世界所垄断的网球场上升起五星红旗时,毫无疑问,她已成为中国体育史上最受西方世界认可的女运动员。在这之前,我们有郎平、高敏、邓亚萍,但从未有人拥有如李娜今日的国际影响力,这既是因为网球运动的传统和地位,也是因为李娜率真、直爽的个性和出色、幽默的表达能力。刹那之间,李娜的面孔成了一张中国的名片。

  在我说到李娜的这些特点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姚明。忽略项目和性别,两人在个人气质、表达方式、国际影响上何等接近?一个已经被提出的问题是,姚明和李娜,谁拥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价值?

  我并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目前并不处于同样的职业生涯时段(李娜正当巅峰,姚明即将转型),当他们都结束了职业生涯,历史将给出评判。我想说的是,就像李娜在夺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的那样,梦想成真,他们都实现了梦想,而他们实现梦想之路是如此相似。第一,篮球和网球,都是全球职业化水平最高、运营最成功的项目,但在国内并没有真正职业化,国内平台在这两个项目上很难造就国际巨星;第二,李娜和姚明在国内体制下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都是在走出体制之后,在职业化的环境和高水平训练、竞争中提升了自己;第三,他们离开国内的管理者单飞,但都在国际上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形象,提升了那项运动在中国的热度;第四,他们个人的奋斗,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尊重,也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

  同时,我还想说的是,在走出体制、展开翅膀、幡然翱翔的这个过程中,李娜和姚明,都是敢拼、敢搏、豁出去的人,甚至可以说,都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死过一次的人。当他们赢得世界、蓦然回首时,内心必定是唏嘘不已。

  李娜的故事,我不知细节。但大概知道,她打球多年,机会不多,战绩不佳,曾经在2002年退了役,就此远离网球,开始读书。几年之后,李娜发现自己内心难以割舍,重返网坛,但依旧建树不大。直到2008年奥运会之后,网管中心打开了允许运动员单飞的闸门,李娜开始在美国训练和比赛,完全像一个西方世界的职业运动员一样,自己组建团队、参与比赛,从此迎来了绽放的时代。当初那个已经终结了网球职业生涯、千千万万求学者中的一名新闻系学生,最终成为今天的“国际娜”。

  姚明不像李娜,他在体制内时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显然不会被轻易放手。我曾经写过这个故事,在离开上海、前往NBA时,姚明一家面对着各种阻力,其中包括要交纳数额巨大的培养费用。李娜使出的“退役上学”这一招,姚家在面对威逼时也曾经用过,试图破釜沉舟。而最终,姚明用承诺交纳超过千万美元的培养费用,换来了一张通行证。在那时,姚明一场NBA还没打,前途未知,无人能预言他后来赢得的成就。也就是说,当他上路的时候,他身上背负的不单满是期待,还有时刻提醒着他的债务。

  李娜和姚明,真应该干一杯酒。他们有同样的坚持和追求,他们的成功都是险中求得。与此同时,他们的胜利,也是对国内体制和思维模式的反溯。自我价值,始终是创造整体价值的基础,运动员需要一条能不断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的天路,而当国内体制和环境不能再继续提供平台、帮他们做到这一点时,就该帮他们打开大门。而打开这扇大门,需要的是掌门人的心胸。李娜的成功,并非是依靠祖国赢得的成功,而最终最大限度地回馈了她的祖国。在巴黎的罗兰加洛斯球场,当年说过李娜“责任感和使命感太差”的网管中心主任、计划经济时代最炙手可热的球队——中国女排的场上指挥官孙晋芳,为李娜的胜利欢呼,拥抱庆祝,真情流露,也意味深长。

  相对而言,自身基础更好、与西方交流更多的篮球,是国内最早打开体制和思维大门的项目之一。在几位先驱的努力下,已经趟出了一条中国球员跻身NBA的荆棘路,为后来者打开了各种通道。王治郅是真正的先驱,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发了整个国家关于个人价值和整体价值的讨论;姚明是开疆拓土的先锋,在NBA达到了中国球员从未达到的高度,带动了中国篮球的空前热潮;易建联是第一个受益者,他的NBA生涯从未被影响,国内管理者给了他最大的空间和自由。从姚明身上,中国篮球的决策者们开始意识到,成就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回报。

  李娜就是网球领域的姚明。她的真正贡献,不但是创造电视收视率和造就更多的网球爱好者,更是验证了个人赢得成功的模式和结果。回头看看那扇大门,但愿从此它不再上锁。

  查找励志正能量名人的小故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与银幕上比起来,李雪健还要清瘦些。他坐在沙发上,从上衣口袋掏出两幅助听器,一边调试哪一副效果更好,一边歉意地指着耳朵说:“听力下降得厉害。”

  “演戏怎么办?”我提高了声调。

  “带着这玩意儿不是穿帮了嘛。我就把对方的台词都背下来,他们一张嘴,我就知道说什么了。”李雪健微笑说,声音些许沙哑。

  15年前,一场大病差点夺走了李雪健的艺术生命。病发后复出,他洞悉了很多,唯一放不下对“戏”的痴迷。“每年只接一部戏”,这是4年前李雪健对观众的承诺。

  最近两年,他“食言”了。去年播出的电视剧《嘿,老头儿!》里,他让观众笑中带泪中记住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刘二铁”;今年上半年的口碑之作《少帅》,他以“神”一般的演技复活了枭雄张大帅;在7月上映的电影《老阿姨》中,他又挑起了解甲归田的农民将军甘祖昌一角。

  一个又一个新角色,立在观众心里,不变的,是李雪健对“戏”的痴迷。

  “演了那么多角色,不知道哪一个最接近您?抑或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您个人的色彩?”一直以来我都好奇,演谁像谁的李雪健,是把自己变成了角色,还是把角色变成了自己。

  “我的条件不能成为一个偶像。所以,更多的是尝试不同类型的人物。做一个合格的演员,就是要用自己的角色与观众交朋友,我选择了这条路。”他停顿了一下,补充说:“影视艺术是集体创作。舞台剧有几个月的时间排练,可以边排练边改变,边演出边调整。影视就没办法。所以在创作前期,你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做准备。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一个角色火了,可能有种种原因。做演员,要自知。”

  “您说过,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剧组领盒饭。”

  “为什么?证明你在剧组开始创作了。我生病的时候怎能想到,3年后还能拍戏,所以觉得幸福。演员演戏给观众看,这是职业。我喜欢这个职业,再一个演戏了,又赚钱了。”

  “您还看重钱吗?”我半开玩笑说。

  “我不看重钱,吃什么呀?”他也半开玩笑,将我一军。

  “那为啥没见您拍广告?”我不放松。

  “92年,有人找过我。拍《焦裕禄》,我前前后后得了6000块,《渴望》是8000块,《水浒传》是13万。92年一个广告要给我20万,挺吸引人的。”他脖子一缩,眯着眼睛,旋即又严肃起来,“一个肝药广告,让我化妆成焦裕禄,在河边走,捂着肝脏的位置。我一听,再多钱也不能做。”

  “后来我做了一个含片的广告,台词是‘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结果没几年,我在《搭错车》里演一个哑巴。有记者问:您不是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吗,这回哑巴的角色怎么演的?”他叹了口气,“丢人!我自个儿抽自个儿。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你要考虑到你是公众人物。”

  “我也迷茫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我在发言中提到了《横空出世》。那里面胖胖的形象让我很懊悔。没出名的时候怎么能减肥,出了名,需要这个人物瘦的时候,怎么就没减肥了?那还是思想有问题了?”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组织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李雪健不仅是参会的文艺界代表,还做了主题为《用角色和观众交流》的发言。会后,这篇朴实、真诚的发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这篇发言我准备了一夜。”他的眼睛特别亮,好像回到了两年前,“讲实话,我就是个普通人,高水平的语言我也不会。能和总书记说说心里话,讲讲我作为演员的幸福感,对现在艺术创作的一些担心,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

  “发言结束后,总书记谈到了宋大成、宋江,谈到了焦裕禄、杨善洲,也讲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讲到了杨善洲的那句话:共产党员也有职业病,共产党员的职业病就是自找苦吃。他说,雪健讲的这个职业病,讲得好。”

  “总书记后来在讲话中谈到了自己读的书、看的电影,年轻时候的知青生活,聊天一样的话语,特别亲切。还讲到,知青时候姐姐接他回家,问他想吃啥,他说想吃面。座谈会开的特别好,这是我一辈子的幸福”。

  一连串的回忆,满是李雪健鲜有示人的“骄傲”,属于演员李雪健的“骄傲”。

  “总书记与大伙握手,我看到他的眼神里,有一种亲切、信任、关爱、鼓励。这两年就是在这样的情感下创作。我是个演员,不能光喊口号”。他说,座谈会一周年的时候,有记者提出采访,他婉拒了。“没有拿出作品来,心里不踏实。”

  李雪健又从那旧旧的布袋子拿出了一个精心装裱的相框——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总书记与他握手时的合影。“这幅照片我自己家里摆了一幅,又给老爹洗印了一张,摆在家里的客厅。老爹自豪呀!”

  “马上两周年了,座谈会上总书记的讲话,大家的发言还经常在脑海里闪现。有一首歌,我们年轻的时候唱过,那天发言的时候我也唱了。”他若有所思,而后用手在腿上打着拍子,哼唱起来——

  “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到了每一个地方,都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为什么共产党员焦裕禄、杨善洲能在人民心中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为什么一个朴实的演员和他塑造的角色,能在观众心中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或许,所有的答案都在这两句朴实的歌词吧。

  记得20多年前,作家史铁生曾写过一篇《印象与理解——写好人李雪健》。在史铁生看来,“李雪健是以真诚和实干在超越自卑,他所要求的好报是精神的快乐。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和事业,本无失败可言”。史铁生断言:“李雪健非常可能成为最幸福的人。”

  20年后的今天,李雪健告诉我,“一个演员,你演的戏没人看,能幸福吗?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这是我的幸福,我的追求。”

  查找励志正能量名人的小故事:白百何我的生活我掌控

  白百何,著名歌手陈羽凡的太太,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失恋33天》狂赚3亿元票房后,她一夜成名。正当人们以为白百何会乘势而上时,她却突然宣布回归家庭:“我愿意当个小女人,看着丈夫大红大紫、儿子健康快乐……”

  傍个明星男友,辣妹爱得真诚

  2005年年底,白百何在拍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时,与“羽·泉”组合里的陈羽凡相识。一部戏拍完,白百何与陈羽凡因戏生情,成为一对情侣。接拍《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时候,她还在中央戏剧学院读大三。白百何从小在北京长大,有着北方人的爽朗和干练,是个典型的80后“辣妹”。与陈羽凡恋爱后,白百何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男友身上。

  陈羽凡对白百何也非常体贴,每次不管他去哪里出差,回来的时候都会给女友带礼物。这些礼物不是名贵珠宝服饰,也不是高档豪车,而是贴心的小玩意儿。《史瑞克》里的驴子、色彩艳丽的袜子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白百何平时最喜欢的。

  但白百何和陈羽凡的恋情,并没有得到外界的认可。“羽·泉”是红遍大江南北的音乐组合,当时的白百何是刚出道的小演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是想“傍”明星上位。陈羽凡对此很无奈,只得私下安慰女友。让陈羽凡没有想到的是,白百何反倒劝起他来了:“别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关我什么事?倒是你,要放宽心,别被流言困扰,影响了你的事业。”女友的话像一针强心剂,让陈羽凡忐忑的心归于平静。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他们的恋情又受到了陈羽凡家人的阻挠。陈羽凡的父母觉得娱乐圈太复杂,希望儿子找一个圈外人做女友。父母的话让陈羽凡十分苦恼,但又不敢把此事告诉女友。

  恰在此时,陈羽凡接手了“五月花”酒吧,同时又经营了一家运输公司,忙得不可开交。雪上加霜的是,网络和盗版碟的大肆冲击,使一向致力于原创的“羽·泉”组合面临解散的危机。2007年1月的一天傍晚,情绪极度抑郁的陈羽凡为一点小事和白百何吵了起来。最后,白百何生气地说:“既然这样,咱俩的缘分到此为止了。”他也毫不示弱地说:“分就分,有什么了不起。”

  白百何跑到大街上的电话亭里,大哭了一场。哭着哭着,她发现天空中飘起了洁白晶莹的雪花,便掏出手机给陈羽凡发了一条短信:“我正在楼下的电话亭里,你不知道下雪的夜晚有多美。突然间,我觉得我们之间的矛盾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女友离开后,陈羽凡正处在懊悔之中,收到短信后,他迅速赶到楼下的电话亭。看着女友脸上未干的泪痕,他心疼极了,一把抱住女友,低声说道:“我最近心情不好,对不起!”

  男友的一声道歉瞬间消除了白百何心中的委屈。为了疏解男友心中的郁闷,她当即提议:“你看现在雪好大,我们开车出城去看雪吧。”陈羽凡高兴地答应了。

  上车后,白百何从车里翻出一张唱片,打开车上CD机,第一首歌就是陈羽凡的《深呼吸》:“深呼吸,我仿佛进入另一个天地,狂奔向你,不再分离……”

  婚戒文在手指上,辣妹升级做辣妈

  两人解开心结后,不但感情直线上升,事业上也迎来了春天。白百何先后主演了《深度较量》、《幸福在哪里》等系列影片,而陈羽凡也一扫之前的颓势,获得了“先锋制作人”、“内地最佳唱片人”和“内地最时尚歌手”等称号。

  2007年2月5日下午,白百何和男友一起去吃烤鸭。吃到一半时,陈羽凡突然对白百何说:“我们结婚吧。”白百何闻言,头都没抬地答道:“好啊,那就明天去领证吧。”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领完结婚证,陈羽凡这才想起,自己竟然没有准备结婚戒指。他尴尬地说:“要不,我们现在去挑婚戒吧。”白百何却拉着他的手说:“我知道有个地方的婚戒,你一定喜欢,跟我来。”让陈羽凡大跌眼镜的是,白百何带他去的地方竟然不是金店,而是一家文身店。在白百何的安排下,文身师在他们的左右无名指上,各文上了一枚戒指的图案。

  走出文身店,白百何扬着手上的戒指文身,一脸兴奋地对陈羽凡说:“这枚‘戒指’我们这一辈子都无法摘下来,寓意着我们一生无法磨灭的爱的痕迹……”

  很快,白百何和陈羽凡领证结婚的事传开了,不少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陈羽凡考虑到妻子的事业刚刚起步,决定对外界先隐瞒他们的婚事。白百何却不以为然,对陈羽凡说:“结婚是喜事,既然有人想问,那你就直接告诉他们,遮遮掩掩没意思,我们的婚事又不是见不得人。”

  白百何一连接了好几家杂志社的邀请,拉着丈夫大拍婚纱照。白百何用实际行动,让那些曾认为她想借机上位的人,纷纷闭上了嘴。就连对她颇有成见的公婆,也被儿媳这么“自毁前程”的做法深深感动,消除了他们心中对儿媳的最后一丝芥蒂。

  拍完一系列婚纱照后,白百何推掉了一切工作,安心在家做起了陈太太,并对陈羽凡宣布:“我想为你生一个孩子,从现在起,我要闭门谢客,专心完成造人计划。”

  2008年年初,白百何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陈羽凡高兴得合不拢嘴,看到儿子白白胖胖,干脆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元宝。

  有了儿子之后,白百何和陈羽凡都陷入幸福的忙乱中。陈羽凡开始学着给孩子按摩小手小脚,还不时地换洗尿布。他那副撩人心魄的金嗓子,更是专属于小元宝的睡前时间,看着儿子在自己的摇篮曲中安稳地睡下,睡梦中还不住地咂巴小嘴时,陈羽凡的心都要融化了。

  白百何经常调侃丈夫说:“别人都说舞台上的羽凡最有魅力,我现在才发现,原来一个男人最性感的瞬间,是抱着孩子亲吻孩子的那一刻。”

  甘做家庭小女人,快乐生活我掌控

  陈羽凡一直想回报妻子,而回报妻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助她复出。陈羽凡亲自请教了专家,为白百何量身定制一套健身计划,帮助她恢复体形。

  2009年3月的一天,白百何陪丈夫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在聚会上,知名导演赵宝刚笑问白百何:“我正在筹拍一部戏,你有没有兴趣参演啊?”白百何还没接话,陈羽凡就忙不迭地说:“愿意,怎么会不愿意呢?”在场的人无不哈哈大笑,白百何更是笑在脸上,甜在心中。

  2011年11月8日,白百何主演的《失恋33天》在全国公映。公映后,该片以3亿元的票房收入,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白百何也凭借此片,成功跻身于一线女星的行列。

  事业上的成功,并未让白百何沉醉,她很清楚事业对她而言,只是排在第二位,她最在意的还是丈夫和儿子。白百何经常和经纪人“讨价还价”,尽量减少工作量,好让她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丈夫和儿子。与白百何几次冲突之后,经纪人只得把突破口放在陈羽凡身上。

  2012年2月的一天,陈羽凡再次接到白百何经纪人的“投诉”。就在陈羽凡和白百何沟通时,儿子一不小心摔倒了,白百何马上心疼地抱起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到底还是不是你老婆?你怎么老帮着外人说话?”

  陈羽凡见说服不了妻子,便转而把心思用在儿子身上。那几天,只要妻子不在家,他都会一字一句地教儿子说:“妈妈拍的电影最好看了,妈妈还要去拍……”3月的一个晚上,白百何在陪儿子玩的时候,儿子说出了陈羽凡教他说的话。白百何脸色大变,严肃地说:“你真的很想我出去闯事业吗?儿子这么小,谁来管你想好了没有?我之所以选择以家庭为重,是因为我不想看见你整天忙完外面的烦心事,回到家里还要照看儿子。我愿意做你背后的小女人。在我心中,你的成功和儿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的事业只能排在第二位。我生气的不是你劝我,而是你教儿子这么说,你这么做是利用儿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来要挟我,太不地道。”

  她拉起丈夫的手说:“娱乐圈确实很复杂,其中的功利与纠葛,谁也逃避不了,但只要有你支持,我就有信心只做我想做的事。我认为,我的幸福必须由我来掌控,而不是外人。”陈羽凡郑重地点了点头。在白百何的提议下,陈羽凡也抛开了工作,陪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到海南三亚度假。

  手挽着手躺在亚龙湾细软的沙滩上,看着远处的浪花,白百何和陈羽凡都沉醉了。蓝天白云下,海鸥的声声鸣叫,更让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在北京城外看雪的夜晚……


  以上是《查找励志正能量名人的小故事_有关励志正能量的名人故事》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励志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故事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