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励志文章】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微信上看到别人分享的一些有关励志的经典文章,那么微信励志文章分享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励志文章分享:说服自己才算本事

  作者:马德

  这个世界,最难说服的,是我们自己。

  说好该去休假了,却为一笔买卖,取消了酝酿已久的行程;说好要看淡得失名利了,同事一升迁,心里便又禁不住暗潮汹涌;说好要关心健康了,却只在去医院看一回病人,去殡仪馆送一次逝者时,勉强坚持几天;

  说好要开心过生活了,却时不时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怄气;说好要去做喜欢的事了,却最终,困在不喜欢的生活泥淖中挣扎不出来。

  我们是一只只被欲望风干的葫芦,更多的时候,浮在俗世的湖面上。生活的风浪,涨一阵,落一阵,涨涨落落中,一颗心,宕动,迷乱,颠狂,潋滟的波光中,便再难寻到属于自己的波痕。

  我们可以把结怨的双方劝说到握手言和,可以与对手谈判到把盏言欢,可以把迷失的人开导到豁然开朗。在别人身上,我们有大眼界,大智慧,大理性,大通达,但,回到自己,便一下子,变得识浅,襟短,器小,看不开。

  明明知道,我们说服自己,是为了自己好,但,偏偏就是做不到。我们在职场上奔命,在权力场上争斗,在名利场上周旋,我们在乎钞票,在乎权力,在乎声名,说到底,世俗的一切荣华和体面,我们都在乎。

  然而,我们却很少在乎过自我的心灵,很少顾及过自我的感受。我们忙,口口声声说忙,却忙得顾不上自己。

  一个人,虚荣风光的时候,灵魂一定在受难。

  胆魄、智慧、激情以及耐力,原本是生命的线条中最灵动最曼妙的部分,我们拿出来,追逐的,却是背离生命需要的东西。谁都知道,快乐的心灵,愉悦的精神,比什么都尊贵,比什么都重要,但我们恰恰丢弃了这些尊贵,去追逐别人廉价的艳羡与虚妄的尊重。

  有时候,我们说服不了自己,是因为我们活得太在乎别人了。我们干什么不干什么,我们说什么不说什么,总考虑别人怎么看,总在意别人怎么想。

  更可怕的情形是,有的人,只有他人艳羡与仰慕才快乐,只有他人奉承与恭维才幸福,只有他人敬畏与膜拜才满足,当价值观严重扭曲,当虚荣心甚嚣尘上,理性的光辉便荡然无存了。无论是谁,心若着了魔,便再难从生活的梦魇中醒来。

  历史上,一定有人说服过自己。采薇而歌,义不食周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说服过自己;辞去彭泽县令,怡然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说服过自己;拒绝朋友山涛出仕邀请,并愤怒写下《与山居源绝交书》的嵇康,说服过自己;结庐杭州西山,终生不仕不娶,梅妻鹤子,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林逋,说服过自己。

  当一颗心摆脱了俗世的滋扰,当安妥了的灵魂回到精神的故乡,那一刻,一个生命,一定优雅地说服了自己。

  微信励志文章分享:人生风雨路,走过了人来人往

  一条路要走多远的路程,终点才会抵达;一颗心要经历多少的折磨,伤痛才会愈合;一段情要经历多少的时日,才能淡忘……我们一路寻寻觅觅,跌跌撞撞的在人世,经历着各自不同的起落无常,品尝着各自不同的酸甜苦辣,感受着各自不同的人情冷暖。

  世间百态,人生百味。在风雨人生里上演一场又一场的聚散离别;在风雨人生里谱写一曲又一曲的生命赞歌;在风雨人生里看尽一幕又一幕的日出日落;在风雨人生里经历一波又波的意外得失;在风雨人生里尝尽一样又一样的苦辣酸甜……

  读书时也许会因一次考试的不及格而灰心丧气,恋爱时也许会因一次恋情的挫败而封闭心门,工作时也许会因一次大意的失误而懊悔不已……也许我们都曾经历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失意,以及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未曾想当时觉得痛不欲生,快活不下去的自己会在时光的打磨里,会在岁月的淋洗下,以另一种形式,风姿绰约的归来。

  许多事我们预料不到,许多事我们把握不及。漫长的人生里,有些路终究需要一个人走。为工作,为生活,为旅行,也许都曾一个人去到陌生的城市,走在陌生的路上,碰到陌生的人和陌生的风景,一切都是陌生的样子。也许当你正兴奋的观赏着路边的花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赞叹着世间如此美好的时候,有盗贼便趁你不注意时夹走了你的钱包和手机。这时的你便会感觉从天堂跌入地狱,想到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了钱包和手机该是怎样的窘境,尤其是所有证件和现金都放于钱包那种,更是令人绝望。

  也许经历了这样一次的遭遇,许多人便裹足不前了,但更多的人是会吸取教训,学会在往后的人生路上提高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的意识;学会笑对世间的风风雨雨,不断的在人生路上修行和完善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风雨人生里,跌倒又爬起。擦干脸上的泪,擦干脸上的汗,一路不停的奔跑,阳光总在风雨后,终点都在坚持里。

  站在落日的余晖下,回首,看着远处的青山,看着来时的路,满路荆棘下的血汗和泪都化作了绝美的夕阳。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失意,爱的惶惶不可终日……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都过来了。

  人生几多风雨,走过之后再去回首,一切都已是寻常,此时挥挥手,也无风雨也无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微信励志文章分享:一个人的格局怎样才能大起来?

  一个人“格局”的养成,和下面两件东西有关,如果你经常往这两方面上去思考问题,格局自然而然就会大起来:

  一曰“历史的深度”。

  就是我们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看它短期的成败、得失和荣辱,还是能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之下,去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知乎上某些朋友,会为今天抖了个机灵并且半天刷上 200 票而沾沾自喜,但是你是否想过,十年前的自己,在遥想十年后时,理想中的你是现在这个为 200 票而沾沾自喜的样子吗?或者设想等到十年以后,那时的你再来看今天所做的这件事情,它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意义(当然,我不是说写答案攒票在“历史的深度”的审视下没有意义,我早就说过,关键是你要努力去写“长半衰期的答案”)?

  二曰“世界的宽度”。

  也许我们会为自己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比如在一次辩论中说得对方哑口无言,或者在一次考试中拔得头筹,或者被某位师长夸赞为天资聪颖、前途无量。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因此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那格局就太小了。你要想想此时此刻,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也许在波士顿的一间公寓,也许在日内瓦的一间实验室,或者,甚至在深山中一栋隐居的木屋中,有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构思一件伟大的作品,或是在探索最前沿的思想,或是正在酝酿一个伟大的发现。而你对此全然无知。你只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并臆想自己是这个小王国的君主,全宇宙的中心。

  对“历史的深度”和“世界的宽度”的发现和思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更宽广和开放的心智,养成更大的格局。但是,“格局”这个东西,也与你的天赋有关,与你的遭际有关,与你的命运有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你无法安排和设计你的天赋和命运。

  事实上,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所谓“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想在此基础上稍做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 (即“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故经常大呼“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 (即“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 (即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的概念源自为刘易斯 · 科塞的著作(理念人 ·豆瓣),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地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并且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我在「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这个问题中就谈到了三位这样的人物: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 (即“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富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阿尔贝特·施韦泽)。

  如果我们从人群中随机抽取 1111 个人,那么有可能,其中 1000 个人是盲众,100 个人是逐利者,10 个人是理念人,而还有一位是至善之人。当然,并没有必要倡导人们都往理念人或者至善之人的格局上去发展。因为不管是什么格局,都应该是从你自己内心出发的选择。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像和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分割线


  以上是《微信励志文章分享_有关励志的经典文章》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励志文章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文章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