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励志故事】

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以下是’考试资源网’小编整理的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无瑕玉璧不可收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编写《史记》的时候,朝中最受汉武帝刘彻宠信的将军李广利派人给他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打开精致的盒子一看,不禁欣喜于色。原来,盒子里放着一对圆润、光滑的稀世珍宝--玉壁。于是,她喜盈盈地跑过去告诉了父亲。

  这对玉璧使司马迁思绪万千,他想到;我是一个平凡而品位低下的小官,人家是皇上的宠臣,为什么要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呢?况且,这无瑕玉壁,不正是做人的一个榜样吗?富贵贫贱不由人,而品行则可以追求,使其洁白似玉。如果收下这对玉璧,我身上就增添了一分瘢痕污点。想到这里,他对女儿说: "自古无功不受禄,这无瑕玉璧咱们不能收。"说罢,他包好玉壁,交给来人带回去了。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个出名的将相--廉颇和蔺相如。在廉颇以军功升为大将军,成为赵国重臣的时候,蔺相如还是赵国宦者令缪贤家里的舍人。公元前283年,秦国提出要以十五座城来换取赵国的和氏壁,蔺相如因此而出使秦国,他经过机智巧妙的斗争,挫败了秦国巧夺和氏壁的阴谋,完壁归赵。接着,他又在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会上智斗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地位比廉颇还要高。

  这样一来,廉颇恼火了,他对人说: "我为赵将,有攻城战野之大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况且他是个出身低下的人,我实在感到没脸见人。"并扬言说:"我见相如,必辱之。"

  蔺相如听说以后,便处处忍让,尽量不和廉颇碰面。上早朝时,他经常推说有病,躲在家里不去和廉颇争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碰巧遇上廉颇,相如连忙吩咐车夫引车避开。对此,蔺相如身边的人很生气,纷纷对蔺相如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而来侍奉您,是钦慕您的高义啊。如今您和廉颇同为国家重臣,他口出恶言而您却一味畏避,害怕得如此厉害,就是平常人也感到羞惭,何况身为国家重臣呢?!我们不成器,请求离开您。"

  蔺相如坚决不让他们走,并解释说: "你们想想看,是秦王厉害呢,还是廉颇厉害?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当面斥责他,我虽然不中用,也不会单单惧怕廉将军。我所顾虑的是: 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国,仅仅是因为我们将相和睦。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我和廉将军好比两只虎。我所以采取忍让态度,正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把个人恩怨放到末位呀!"

  不久,廉颇就知道了这些话,对照自己的言行,他深感内疚和悔恨。为了表示自己认错改过的诚意,廉颇脱去上衣,背着荆杖,由宾客领着来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一见到相如,廉颇就恳切地说: "我这个粗鲁的人,只顾使气任性,不知道您竟能这样宽宏大量地对待我。"于是,两个人重新和好,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

  收回门生贴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很有骨气的人,他曾出生入死地从事抗清斗争。清朝统一中国后,他坚持不合作的态度,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威胁利诱,不出来做官,致力于研究学问,多有建树。

  据说,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看中了顾炎武的家产,便卑鄙地唆使别人诬告顾炎武有"通海"的罪,说他同沿海抗清力量相勾结,图谋推翻清王朝。这在当时是最大的罪名。于是,顾炎武被抓了起来。

  顾炎武的亲朋好友闻汛后,立即四处奔走,多方营救。好友归庄为此求救于当时的汉奸官僚钱谦益,钱知道顾炎武是当时的有名学者,企图借此沽名钓誉,便说: "救他不难,只要他送我一张门生帖子,拜我为师就行了。"归庄深知顾炎武的为人,决不肯屈节求生,但事到此时也只得从权,"便悄悄地代写了一张门生帖子,送给钱谦益。果然,顾炎武很快便被保释了。

  顾炎武出狱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脸都变色了,觉得拜钱谦益这个汉奸官僚为师是太侮辱自己了,便对归庄说;"一定要把门生帖子要回来。要不回来,我就在大街上贴通告,声明并没这件事。"由于顾炎武坚持,后来钱谦益只好交还了这张门生帖子,顾炎武的气节,因此而更为时人所景仰了。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同胞兄弟志向径庭

  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军大举南侵之际,文天祥率领军队与元兵苦战于江西一带,终因众寡悬殊,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解到燕京后,元朝当局因知他文武全才,深孚人望,便软硬兼施,甩了各种办法,企图用高官厚禄收买他。文天样虽身陷囹固,却坚贞不屈,志不可夺,宁死也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做侵略者的鹰犬,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 月,他投降元朝,后即赴燕京,骑马招摇于市。

  文天祥在燕都狱中,听到这个消息,捶胸跌足,放声痛骂,大骂他的弟弟文溪山没有骨气。哭毕,援笔写诗一首:

  去年别我施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后因弟文天祥死节,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卖论取官我不为

  南朝的时候佛教盛行,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和后来梁国的武帝萧衍,都带头宣传佛教,萧子良亲自给僧众送饭送水,萧衍称帝后,也宣布只有佛教才是正道,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他们都妄图用佛教迷信来麻醉人民,维持其统治地位。 当时,有个名叫范缜(约450-515)的人,是位有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他坚决反对佛教迷信,亲自写了《神灭论》一书,宣传唯物论的道理,把形体比作刀刃,把精神比作刀刃的锋利,以此来说明精神不能离开形体。他还揭露佛教迷信是虚妄不实的,佛教宣扬的"天堂"、"地狱",都是为了愚弄百姓。

  《神灭论》问世后,在思想界引起不小震动,急坏了竟陵王萧子良。于是,他找来了全国最有名的和尚,以及他手下能说会道的宾客,当面和范缜辩论。他们向范缜提出了许多责难,都被范缜不慌不忙地一一反驳回去了。辩论进行了好长时间,那些和尚和宾客们始终没有找出一条象样的理由来证明真有鬼神存在,反倒一个个被范缜驳得哑口无言,前来观看辩论的人越来越佩服范缜,认为范缜讲得是对的。

  公开辩论难不倒范缜,萧子良便派了一个名叫王融的人到范缜家里,企图私下收买他。王融对范缜说: "您坚持神不存在的理论,是和名教相违背的。您的才干如此超人,若是不这样固执,是不愁做到中书郎这样的大官的。"听到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他,范缜不由得哈哈大笑,说: "如果我卖论取官的话,恐怕早已做了更大的官了,何止区区一个中书郎呢!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卖论取官我不为!"王融见范缜说得如此决断,只好灰溜溜地告辞而去了。

  后来,萧衍做了皇帝,想继续用高压手段压服范缜,但不论他采用什么手段,范缜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无神论主涨。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孔子的后代,汉末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他为人刚直敢言,后应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相传,孔融四岁的时候,父亲带回一些梨让他们弟兄分吃。因孔融最小,全家人都让他先挑。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拣最小的拿,他回答说: "我年龄最小,应当吃最小的梨。"从此,幼年孔融这种懂礼谦让的美德,受到人们的称颂。后代教育家们又把"孔融让梨"的故事写进启蒙课本《三字经》中,以此教育儿童学会礼貌让人,使这个故事得到广泛流传。 孔融长大后,成了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并步入仕途,做过北海相。虽权重位高,但仍保持着谦虚礼让乐于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时,有一次被敌兵围困城中。正当危急之时,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敌阵,左突右冲,解了重围,前来拜见孔融,说道: "我叫太史慈,刚从辽东回家探亲,闻知敌寇围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顾,特地命我前来相救。"原来,太史慈有一老母住在城外,孔融听说老人孤独无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类,逢年过节,还亲往探望。老人家深为感动,才命儿子太史慈来救。

  孔融为官数十年,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说跟他谦虚礼让平易待人的美德没有关系。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蒋琬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蒋琬力守诸葛亮旧制,使蜀国安全如故。

  蒋琬属下有个官吏杨戏,此人性情孤僻,沉默寡言。一天,蒋琬来了,众僚属纷纷站起肃立,只有杨戏和平时一样,伏在案上看材料。蒋琬见他工作认真,便上前说话,但杨戏对蒋琬的话不置可否,很少回答。

  有些人对杨戏这种目无长上的作风看不惯,蒋琬却不以为然,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杨戏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总比说违心的话好。杨戏不回答我的问题,是有他的为难之处,若表示赞同我的话,他心里却不同意,若公开表示不赞同,又顾及我的尊严,因此只好沉默不语。这倒是他爽快的地方,我不能责怪他。"

  督农官杨敏,喜欢背后议论人。有一天与同僚议论起蒋碗来,其他人一味说蒋琬好,有的甚至把蒋琬与诸葛亮等量齐观,杨敏不服气,他说: "新相有德有才,但哪能与前相比?我看新相做事有些糊涂,实在不及已故的诸葛丞相。" 有人把这话告诉蒋琬,并建议治杨敏之罪。蒋琬说:"我确实不如诸葛丞相,杨敏没有错。",后来,杨敏因别的事被捕入狱。人们纷纷议论: "杨敏得罪丞相,现在又犯了罪,看来是活不成了。"然而蒋琬在处理杨敏一案时毫无偏颇,秉公而断,使他免于死罪。

  蒋琬很重道义,器量宽宏。因而受到蜀国人民的称赞,都说他"宰相肚里能撑船"。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袁聿修避嫌却礼品

南北朝时期,北齐人袁聿修为官清廉,颇有政绩。他当了十年尚书郎,从未接受过别人的馈赠,被人们称为"清郎"。有一年,袁聿修奉命去各地巡视,经过兖州时,他的一位朋友在那里当刺史,硬要送一些白绸子给他留作纪念。袁聿修说啥也不接受。为了说服老朋友,他特地写了一封辞情恳切的辞谢信。信中说: "今天我路过这里,非比寻常。这次我是奉命出来巡视民情、考察官吏的,你虽是我的好朋友,但礼物却无论如何不能收。这正象一个人路过瓜田和李树下一样,倘若在瓜田提鞋,在李树下整冠,就有偷瓜摘李的嫌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

  袁聿修的朋友读了信,深为感动,便不再坚持给他白绸子做纪念晶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是旧社会许多知识分子遵循的避免嫌疑的格言,这一要求在许多情形下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人们是否必须以"不入嫌疑间"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大可怀疑的。生活中常有人因避嫌而不能坚持正义的,常有人不避嫌而秉公执法、为民除害的,也常有人借不避嫌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看来"不入嫌疑间"并不能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是,象袁聿修那样的做法却是早已为人们肯定和褒扬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范仲淹吃粥

宋代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但他读书心切,冲破重重困难,到吴县城郊长白山的一个僧人的门舍中读书。

  因米贵,他吃不上饭,每天晚上,用一小筒白米煮一溺稀粥,放到第二天,稀粥凝结成块,他就用一条竹片将块状的粥划成两半,早上吃一半,晚上吃一半,没有菜,就在山上挖野菜,加点盐煮煮,生活很苦,书却读得很甜。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时南京留守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坏了。范仲淹急忙解释说: "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程门立雪

朝有个著名的学者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南剑将乐(今属福建)人。宋神宗时,他中进士第。当时河南程颢与弟弟程颐讲学很有名望,四方之士争相求教,于是杨时辞官不做,慕名到程颢门下求教。

  后来程颢死了,杨时很悲痛,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拜程颐做老师,此时他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一天中午,他在学习上碰到疑难问题,便和同学游酢一起去请教老师。当他们到达程颐家门时,看到程颐正在午睡,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他们就不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那天下起鹅毛大雪,程颐醒来后,发现学生站在门外,赶快把他们请到屋里,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杨时和游酢立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对深深的脚印。这就是"程门立雪"典故的由来。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真宗时李沆为宰相,

在封邱内建起了一所住宅,厅前只够一匹马打圈子。有人嫌它太狭窄了,李沆笑着说:"住宅要传给子孙,这个厅做为宰相厅堂的确太狭窄了,但做太祝奉礼之堂就宽了。"

  早在李沆做参知政事为谏官时,一次,真宗皇帝有急事派人召他进宫,使者在酒店找到了他。进到宫里,皇帝问李沆从哪儿来的,他老老实实说是从酒店来的。皇上说: "你,做了有声望的谏官,怎么到酒店里去饮酒?"李沆答道:"我家里没有器皿和菜肴、果品,客人来了,所以到酒店里请客人饮酒。"

  无独有偶,其时有个叫张知白的人也和李沆一样,以节俭自好。张知白在宋真宗朝为宰相时,生活与他在河阳做书记官的时候一样,跟他亲近的人劝他说; "你现在的俸禄不少,生活却这样艰朴,你虽然自己相信是为了保持清白俭约,但外面有人讽刺你,把你与汉朝公孙弘盖布被的诈伪行为相比。你应当稍微随俗一些。"张知白说道:

  "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然人 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张知白的话是很对的,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要时时刻刻节俭朴素,若一味追求豪华奢侈,势必成为道德低下的人,被社会所唾弃。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杨继宗做官不爱钱

  明宪宗成化初年,嘉兴知府杨继宗为官廉洁刚正。一天,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借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指控为匪类,轻则毒打,重则丧命。杨继宗见了十分气愤,命人张榜通告说: "谁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名。"孔儒见嘉兴知府不买他的帐,便找到杨继宗责问为什么干扰他清匪。杨继宗说: "治理国家要有一定法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责任,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努力举劾不法,剔除奸弊。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持治安,乃是地方官吏的事。"

  孔儒是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所到之处,地方官莫不奉迎,没想到被嘉兴知府抢白了一顿,大煞了威风,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孔儒临走时,没抓到杨继宗任何把柄,他想,当官的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如此富庶之地做官,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打开他的箱子揭他的底,给他一点难堪。于是带着几个随从,借口告辞,直入杨继宗住处。他见室内空空,惟有床头放着一个箱子。心想;知府的贵重财宝一定都在里面。便让人打开箱子,一看,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无奈只好怀惭而去。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朝见皇帝,明宪宗问宦官汪直:"最近来京朝见的地方官员中,哪一个比较廉洁?"汪直答道: "天下不爱钱的官吏,惟杨继宗一人而已。"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于谦清风两袖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当时官场黑暗,营私舞弊贪赃受贿成风,于谦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颇有政绩。

  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巡抚河南。其时朝中宦官王振专权,骄横跋扈,贪赃纳贿,无所不用其极。地方官进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须向他献纳金银珠宝等贡品礼物,如若不然,就会遭到种种非难、打击和排挤。于谦对王振的不法妄为,早已十分厌恶。这次回京之时,有人私下劝他带些绢帕、蘑茹、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品?送给权贵们作个人情。于谦听了哈哈一笑,当即展纸挥毫,赋诗一首:

  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 (或曰"两袖清风" )这个成语便常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陆游诫子

  1202年,陆游之子子龙到吉州任司理参军。吉州在赣西南,靠近井冈山地处偏僻。当时,曾任任书监的杨万里和益国公周必大当时都告老住在吉州,他们都是陆游的老友。陆子龙赴任前,希望父亲给杨万里和周必大修书--封,请们对自己多加照顾。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陆游也不例外。他希望儿子仕途顺利,又不愿意儿子依靠私人关系向上爬,便冷静地写了一首二百六十字的五言长诗,作为给儿子的临别赠言。诗中写道: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汝但问起居,余事莫挂齿"。益公指益国公周必大,诚斋是杨万里的别号,陆游的用意是告诉儿子,益国公周必大名高位重,你见他也就行了,千万不要有所求;杨万里是位清白耿直的老人,你探望之时,莫要让他为你讨人情,以免败坏了他的名声。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桔化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故事说:某年,春秋时齐国的相国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挖空心思,想了许多诡计想让晏婴出丑,都没有得逞。

  这天,楚王设宴招待晏婴。当宾主酒都喝得有几分醉意的时候,只见两个小吏绑着一名犯人从楚王面前走过。楚王故作惊奇地站起来问道: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吏禀报说: "他是齐国人,作贼的。"楚王转过头来讥讽地对晏婴说: "哦,齐国人。你们齐国人都惯于偷东西吗?"

  晏婴闻言起身,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我曾经听说过,桔树生长在淮南,就能结出桔子;移植到淮北,就会长成枳实,叶子虽说相似,但两者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不同。这个人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成为盗贼,恐怕也是楚国的水土使这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吧?"

  楚王吃了亏,瞪着眼,默不作声,认识到自己不是晏婴的对手了。

  这个故事表现了晏婴的机智雄辩,不过,客观环境、条件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也确实是有一定影响的。看不到这种影响作用,就不能理解道德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差异性和善恶标准的相对性。当然,过分夸大这种影响作用,也是会流于偏颇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郑成功四抗父命

  民族英雄郑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广为人知。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南明之时,朝廷兵权操纵在他手里,清廷以闽粤总督的官职为诱饵,他就心有所动。一天他把儿子郑成功找来,讲了自己的心思。当时才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有一颗爱国忠心,他对父亲的叛变行为十分震惊,他耐心地劝说父亲;清廷一向,背信弃义,我们如今地处福建有险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兴大明并非毫无希望;即使失败,有史可法为榜样,也要名垂青史。但郑芝龙迷恋清廷的高官厚禄,执意投降。郑成功当夜逃走,决心抗清到底。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 "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

  郑芝龙投降清廷了,然而家财没有保住,妻子田川氏(郑成功生母)被清兵奸污,自缢身死。郑芝龙有此国恨家仇而不思图报,反而为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写信劝儿子投降,都遭到严辞拒绝。

  第三次劝降时,郑芝龙派郑成功最喜欢的弟弟郑渡,陪伺清廷的钦差大臣去劝降。这一次清廷出价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应将福州、泉州、漳州、兴化四府的土地拨给郑成功管辖,郑渡到厦门,一见哥哥就痛哭不已,恳求哥哥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郑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绞,更觉得倘若投降清廷,就对不起天地良心,会成为民族罪人。于是他坚定地说; "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富贵,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国的山河。父亲卖国求荣,致使隆武帝被俘遇害,几十万军民流血牺牲,至今万人唾骂!"他还劝弟弟到杭州祭扫岳墓,当岳飞而不当秦桧。后来,郑成功进军台湾,赶跑荷兰侵略者,使台湾回归祖国。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只得四处流浪。一天,他来到市上,被一个屠户的儿子看见了,就挑衅地说: "你这么大的个子,腰里还佩着剑。你有本事,就用你的剑把我杀了;若没有这个胆量,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看看这个无赖,摇了摇头,叹口气,就俯下身子,从这个无赖胯下爬了过去。围观的人大笑不已,骂韩信是胆小鬼。

  后来,韩信在刘邦手下当了大将军,辅佐刘邦指挥军队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最后打败了项羽,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韩信忍辱胯下,决不是纯然的怯懦,他忍小辱是为了成大志,是不愿因一时的血气之争,逞一时的"小勇",而放弃远大的抱负,放弃超乎常人的大勇。后来在千军万马之中,他出生入死,指挥若定,破赵之役,置之死地而后生;垓下决战,设下十面埋伏,置项羽于死地。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曹操.火烧信件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官渡之战后,从缴获袁绍的文件堆中,发现许昌守城官兵和前线军中将士都有一些人私下给袁绍写信,准备投降袁绍。

  对此,浴血奋战的将军们十分气愤,纷纷要求惩治这些存心叛逆之徒。

  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毁。他说; "袁绍当初那么强大,官渡之战我军能不能保全,我自己也怀疑,何况别人呢?"

  这样一来,原来私通袁绍的人转而感激、忠实于曹操,原来心存观望的人也甘愿效忠曹操。

  曹操团结了文武群臣,终于力挫群雄,统一了北方。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岑文本的忧惧

  据《旧唐书,岑文本传》载,岑文本踏进仕途不久,就以自己杰出的才华和品行被封为中书令(唐代为天子制订诏书、起草政令的高级官员),他回到家里,脸上显出忧愁的神色。母亲感到奇怪,问他为何如此?他说: "我没有什么功勋,也不是皇上的旧臣,不恰当地蒙受这样的恩宠荣耀,责任重大,职位很高,这就是我忧愁、恐惧的原因。"

  亲朋好友来向他庆贺,他总是说: "如今我只接受慰问,不接受庆贺,因为我无功而被封如此高官,无德而享如此荣誉,实在惭愧!"又有人劝他经营产业,岑文本叹息道: "我本是南方一个平民,步行进入关中。往昔我的愿望,不过是当到秘书郎或一个县令罢了,如今我受到这样高的荣耀,令人恐惧的地方已经够多了,怎可再谈添置产业的事呢?"后来,岑文本果然成了忧国爱民的大臣,深受老百姓的敬爱。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张咏.喜闻逆耳之言

  宋时,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的消息,告诉他的属官说: "寇准确是罕见的人才,可惜他的学问还不够。"这话很快传到了寇准耳里,他觉得张咏的话是有道理时。后来,寇准出任陕西,张咏恰好去官从成都回来,寇准供设帷帐,盛情款待。张咏将要回去,寇准亲自送到城郊,临别-德育名人小故事

  时问道: "您有什么教导我吗?"张咏见寇准恭恭敬敬,尊重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心中暗暗赞赏。他说: "《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找出《霍光传》认真研读起来。当读到"不学无术"一句,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 "这就是张咏说我的那句话了。"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许衡.梨树无主,吾心有主

  元朝初年,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人许衡,品行高洁。他小的时候,正是蒙古灭金、灭宋的战乱年代。一个炎热的暑天,许衡和一些人逃难经过河南的河阳县,一路上没水喝,嗓子直冒烟。突然发现前面路上有一棵梨树,上面硕果累累,同伴们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梨吃。唯独许衡一人端坐-德育名人小故事

  树下看书,象不知道有梨一样。有个伺伴劝他说: "这梨刚熟,甘甜可口,吃了真解渴,你怎么不摘个来吃?"许衡答道: "这梨树不是我家所有,不能随便摘人家的东西。"同伴说, "现在兵荒马乱,人们死的死,逃的逃,这树是没有主人的。不用担心,快吃吧!"许衡说道; "梨树无主,我的心有主。"结果,他一梨子也没吃。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周新挂鹅

  明朝永乐年间,南海人周新任监察御史。他正直廉洁,对于官场中的流弊,敢直言披露,行为不轨的贵戚们都很怕他,视之为""冷面寒铁"。后来,周新改任浙江按察使,当地含冤负屈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纷纷奔走相告;"我们得救了。"周新到任后,果然澄清了许多积年冤案,惩处于-德育名人小故事

  贪赃枉法的官吏。很快,就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为了感谢他,经常有人给他送礼品、财物。周新恪守自己的誓言:份礼不受,分文不取。一次次当面退还了礼品、财物。一次,有人趁周新不在家,给他送去一只烤鹅。周新的管家推辞不掉,就留下了。周新回家后知道了这件事,为了杜绝人们再来送礼,他便把那只烤鹅高挂在家里很显眼的地方。以后有人再来送礼,他就指着那烤鹅说:"你要是不拿走,照挂不误!"从此,再没人敢给他送礼了。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李汝珍.好让不争

  清人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写了一个"君子国",在这个国度里生活的人,相互谦让成风:顾客嫌货优价低,卖主说定价已经过高,进一步要求顾客就低还价,顾客愿意出高价买次货,卖主宁肯把好货用低价出售;对此,旁边的人都说这顾客"出大价而买丑货",这是"欺人不公",付款时,顾客要给头等的银子,而卖主则只收次等的银子……他们就是这样相让而"争"。这里的"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真正达到了"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好让不争"的境界。

  这种"君子国",虽然是理想中的"乌托邦",却真实地反映了古人渴望把诚实、谦礼的美德发扬光大,推而广之,净化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美好心理。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励志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故事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