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励志文章】

  每一篇关于励志人生的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品读的,那么关于励志人生的哲理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励志人生的哲理文章:你可以穷,但千万别廉价

  作者:MrZHOU

  01

  到广州工作后,老黄是我见面交流最多的一位朋友。他是一家小型美发连锁公司的老板,在广州有近十家店面,也算是位的者。

  从某种角度看,老黄的个人经历颇具**色彩。我第一次见他是在07年,那时候我在移动上班,而老黄是公司一家针对内部员工开放的会所的理发师傅。

  两个人能聊到一块去,是因为我发现老黄做事特别认真。这种内部会所运营机制和外面的理发店截然不同,他领的是死工资,和给多少人理发、理发质量如何关系不大。

  但不管我什么时候去,发现他工作的时候永远一丝不苟,有时甚至认真到客户都觉得有些不耐烦。

  有一次我问老黄他在会所理发一个月能拿多少钱,才了解到他其实收入特别低:扣除可以忽略不计的五险一金后,拿到手的钱还不到三千块。并且这份工作和外面的理发店还很不一样,既没有工作量提成和销售提成,也没啥可以预见的升迁和发展机会。

  “公司给的待遇这么低,你会心理不平衡吗?为啥还要这么认真给公司卖命呢?反正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拿的钱都一个样。“

  我好奇地问老黄。而他的回答,至今为止都在影响着我。

  老黄说:

  “待遇确实低了呀,所以我也在寻找其他机会呢。但既然还在这里呆着,尽自己全力把事情干好不是应该的么?做好分内事是对自己负责,跟收入是没啥关系的。因为待遇低就投机取巧,我觉得自己还没这么掉价呢。“

  那一刻我是震撼的,觉得老黄这个人不简单,也特别对自己的胃口。后来两人便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喝酒,慢慢变成了好朋友。再后来移动改革,大规模缩减员工福利,会所关掉了,老黄也走了。正好我又在纠结要不要,两人的联系慢慢便少了。

  再次见面已经是3年后,那时候我自己的刚见曙光,而老黄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大型美发店的老板,应验了我当初的预感。

  有些人天生是不一样的,即便在他们最穷困潦倒的时候,灵魂和品性依旧高贵。生活的不公和生活的艰辛从未成为他们作践自己的理由,正如老黄所说:

  “这样太掉价了。“

  02

  创业的时候,另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是唐生。

  二十岁出头就出来打工,不到三十岁身家几千万。我认识唐生的时候,他已经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朋友满天下。很多地方,我暗地里都把唐生当做自己的老师,模仿学习。

  一次一起吃饭,聊到我自己在创业,我问他:你觉得怎样的人创业更容易成功呢?

  唐生思考了很久才慢慢地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这个人对待饭店服务员的方式和态度。

  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钓起来了:哦?创业能否成功还跟饭店服务员扯上关系了?

  唐生笑着说:

  那当然!饭店服务员差不多是社会结构中地位最为低下的一个群体,采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这群人更容易看出问题。

  人啊,面对平等群体和自己上级的时候当然都知书达理,态度得当,但并不代表他们本质就是这样的人。

  只有在面对远比自己弱势群体的时候,人才会卸下自己的伪装,露出真面目。创业是一场和自己的战争,看到了一个人的真面目,当然更好判断成败了。

  后来和另一位长者交流,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看一个人的格局,重点看如何待人待己。媚上欺下者,往往成就有限。

  有些情况,人或许只能无奈卑躬屈膝。毕竟你我都身处凡尘,担负的责任越重便顾虑越多,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胆气和资格我行我素。

  但倘若习惯或满足于欺凌弱者,那才是真的无药可救。要从比自己弱的人身上找存在感,心灵和本事又能强到哪里去?

  之前看上海滩大佬杜月笙的故事,里面谈到一个细节:

  杜月笙出身贫寒,一个月五角钱的学费都出不起,所以只念了几个月就失学了。

  那时候的穷人很多都衣不遮体,唯有他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衣服的整洁干净。

  成为黑社会大佬后更是如此,不管天气多热都永远扣上长衫最上面的扣子,并且禁止衣冠不整者出入杜门。

  无独有偶,曾经认识一位非常优秀的师弟。同样家境贫寒,但身上的衣服永远笔挺,脸上洋溢着笑容。曾经几次他租住的房子,也不像很多年轻人那样脏乱,一切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很多时候,脸面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给的。一个连自己都不爱、不认真对待的人,又凭什么让别人尊重你?

  03

  看的书越多,越发现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很大程度决定了他如何看待他人和这个世界。想要赢得世界的先尊重,最重要的一点是先自重。

  古有《论语》说要“日三省吾身”,今有富兰克林给自己制定的十三条自我要求准则,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受到强者的欺压,并不意味着你便要去欺压比自己弱的人。如果这样的话,你又和自己厌恶的人有什么区别?

  收入和你的付出不匹配,不是说就要偷懒取巧来找回心灵的平衡。这样做只会让你自己掉价,配不上真正值得付出的那些工作。

  你是怎样的人,跟你的收入、被人如何对待你关系都不大,根本在于你如何看待和要求自己。

  你以廉价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便是廉价者。

  你以高贵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便是高贵者。

  但凡想要做出点成绩,千万记住这个道理:

  你可以穷,但千万别廉价。

  关于励志人生的哲理文章:别人不努力的时候

  别人不努力的时候,你可以做这 4 件事

  校花曰:如果能够保持高三的劲头,现在估计没什么事能难倒我了。

  ▲

  记得高中时,为了刺激自己学习,我在一个上摘抄了很多鼓励自己的句子。其中有一条:

  别人不努力的时候,才是你最应该努力的时候。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当时摘抄的很多句子都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这句话却一直留在了我的脑子里,尤其是在工作之后,这方面的体会更加深刻了。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一直学习,并且撑到,其实是因为学校里的一门门考试和各种毕业所需的证书。

  一旦走出了校园,能够持续学习和进步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这个时候,就让我想起了那个 “别人不努力的时候”。

  有多少人下班回到家之后,不是看剧、刷微博、聊微信?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几页书,学习点新知识,其实效果通常是成倍的,因为此时你的竞争者其实没有像上学时候那么多,所以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

  韩国针对这些在职场中也不忘自我提升和开发的人创造了一个词:

  Saladent。

  它是 Salaryman 和 Student 的组合,特指那些兼有白领和学生身份的人。

  现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想要找机会提升自己其实并不难。步入职场之后,可能只需要稍微做一些调整,你就有机会脱颖而出。还有什么比想要超车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方停在路边更让人兴奋的呢?

  ◆每天早起半小时 ◆

  早起半小时,能够给你带来的不光是比别人多一点的时间。因为早起给你带来的时间差,可能会让你错开大部队,使得一整天的时间都没那么匆忙。

  我在大学时,这部分的感受特别明显。

  由于大家普遍都会在上课前十分钟起床洗漱,排队买早饭,所以那个时段的人流量可以想象是非常大的。

  这个时候,你甚至不需要提前半个小时,你只需要提前十分钟,就能避开绝大多数人。你不需要排长队也能买到早餐,你会吃得比别人从容许多。等到那些同学开始买早饭的时候,你已经走到了教室,占好了最好的位置,开始预习今天的课程了。

  这样一环套一环的优势累积下来,不论是学习的效率,还是生活的心情都会非常好,而这仅仅是因为早起了那么 10 分钟而已。

  同理,如果你在工作以后,也能养成这个早起的习惯,让自己的时间表和别人的错开一些,那一整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有显著的提升。不说别的,就是避开上班高峰这件事,我觉得已然足以让你每天早起 30 分钟。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

  三年拿到高中毕业证,四年拿到大学毕业证。这些大目标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有学校的强制要老师们的督促。如果没有这些限制,估计绝大部分人是没办法坚持到底的。

  现在没了老师的监督,没了考试不及格的压力,我们能够依靠的可能只有自己了。

  根据我的经验,不要对自己太自信。每个人都习惯于高估自己,并且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太过理想化,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 “半途而废” 的案例了。

  比起大目标,最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小目标的意思是,它要足够简单且具体。

  复杂的计划不可靠,也不容易坚持下来,如果你的计划需要详细规划每天要做什么,那估计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笼统的计划容易让人懈怠,比如 “每天锻炼身体” 显然就没有 “每天跑步2公里” 来得实在。

  睡前看 10 页书;

  每天练半个小时的字;

  回家后做 30 个俯卧撑;

  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

  ......

  别总想着做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些小而具体的目标,只要坚持下来,就已经能够打败全国 90% 的人了。

  ◆给自己设定一个Deadline ◆

  写过邮件的人,一定都有体会。如果你在结尾处写的是 “请您尽快回复”,那基本上就等于告诉对方这件事不重要,你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回复吧。

  没有截止日期的事情,通常都没有约束力,不信你就让大家准备好了再来考试,估计参加考试的人数会骤减。

  我有个朋友就很会给自己设定 Deadline。

  比如他会在回家的地铁上看的语法书,但是他不是只泛泛阅览一遍,而是要求自己在每一站到站前背下来一个例句。这样如果他需要坐十站地铁,那他就能在路上背下十个例句。

  利用这个方法,他实际上就在地铁上给自己人为设定了 10 个 Deadline,效果比自己只拿着本书看要好很多。

  大家不妨参考一下这个例子,每天除了完成任务之外,也给自己限定个时间期限,你的效率或许会高出不少。

  ◆不要成为Fachidiot ◆

  Fachidiot 是一个德语的合成词。

  Fach 指的是专业,idiot 则是白痴的意思。两个词连在一起描述的是那种只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一切自己领域以外的事情一律不关心,更不用谈知道了。

  “术业有专攻” 固然没有错,但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就相当于给自己无形中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光是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就像我们之前的那篇文章说过的那样:

  一个领域能够有大幅的进步,通常都是因为外来者带来了其他领域的新知识。

  如果你能将自己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其他领域,那么这个领域跨度越大,你的价值也会越大。

  但这个前提是你要了解不同领域,并且能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和结合处,这些都需要你在平时尽量多去接触不同知识,了解不同领域。

  还记得高三时候的状态吗?每天起早贪黑,功课繁忙,即便到了周末也有做不完的作业在等着你。

  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如果按照高三的劲头再坚持几年,自己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估计想想都让人向往吧?

  现在就有个好机会,你不一定需要像高三那么拼,其实每天下班后拿出一两个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发现,自己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了。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关于励志人生的哲理文章的全部内容。


查看更多励志文章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文章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