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高考作文】


自由女神像坐落于自由岛

如果你不是在考古,当置身于沙漠,面对荒芫荒凉,首先想到的是逃离,选择哪一条路,采用什么方式,选择权是灵活的也是自由的,但一旦决定了穿越也就必须穿越,这就是不自由的。自由与不自由相生相伴。

正如自由女神像,它是以自由照耀世界的女神,但一旦以自由雄视它就是不自由的,因为赋予它以美国的国家纪念碑职责,只好坐落于自由岛。记得鲁迅先生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写的《娜拉走后怎样》,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不是饿死,就是回来。从这里看,选择出走是你的自由,但走后就成了你的不自由,一方面你没有生存的能力,另一方面你也找不到能够接纳你的人,那么不想回来就只好饿死,要不想饿死就只能回来。人生的困境就如置身沙漠中,有时或许我们还比娜拉多一条出路,娜拉只有自救,我们还有他救,但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在自由和不自由的框架下。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也是这个道理。人生如何走似乎有自由的选择权,但是一旦决定了走,又必须走下去就不自由了。王小波写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写作》,开篇他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一个登山队员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登山的理由,他说因为山在哪里。这话是幽默的,其实它包含着自由不自由的矛盾,选择是自由的,选择了又是不自由的,正好来说明他选择写小说是在自由的选择下又不自由的走下去。班固投笔从戎,柳永奉旨填词,鲁迅弃医从文,巴尔扎克不做律师做文学,海明威要只拖回鱼骨------生存的惊心动魄和惊天动地无时不在自由与不自由之中。

沙漠中的路很多,许多人可能选择一条增熵的过程,因为这好走,用王小波的话说,他自己写小说就是一个反熵的过程。反熵增加了必须走下去的难度,如圣人之行,孔子困陈蔡,基督受难,但他们是自由地选择又不自由的走下去,或者也可以说,选择本身也是不自由的,受思想支配;走下去本身又是自由的,也是受思想的指使。

爱默生说过,浅薄的人相信运气或者境遇,坚强的人相信起因和结果。在我看来,前者过于主观,后者有更强的理性。如果用理性来看待境遇,就知道自由与不自由是相生相伴的。相信全能神教的人就是渴望了绝对自由,结果完全失去了自由的人。

既然人人生而有角色,人生又都有境遇,那么,置身其中就既要有角色意识,也要有走出处境的勇气,就要相信自由女神像坐落于自由岛,它既是自由的也是不自由的。



查看更多高考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考作文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