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高考作文】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史论文,其基本构成是“史”加“论”。这就决定了史论文的中心论点的确定,一定要考察所运用的史实。

就拿《伶官传序

》来说。

全文就观点来说,有这样一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这三个观点,哪一个是中心论点呢?学生往往会选第二个。这样选,对吗?

此时,就需要我们研究史料。史料在哪呢?与就是如下两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两段史料都集中于一个人,这就是庄宗。

前一段史料和第二段第一句,写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事,突出一个“壮”,强调一个“盛”字,第二段第二句则写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事,突出一个“乱”,强调一个“衰”字。

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

由此史料,我们明白:说史,是为了让我们知兴替。这里的史料都集中于“人事”,据此,当知第一个观点为全文中心论点。

三个观点句,最容易选的是第二句,因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也是对庄宗的评价性总结。

但我们再把三句放在全文中,就可以看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从“《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自然引出的论点,是对庄宗得失天下之事的高度简洁的浓缩,它与处在篇首的中心论点形成照应关系。文章写至此处,胸臆仍未尽抒,又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样一个论点,让我们的认识随着文章的笔触进一步深化,以历史的教训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启迪。“忧劳”、“逸豫”、“忽微”、“所溺”皆为人事。

因此,观点二和观点三,既是中心论点的深化,又是其具体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不仅根据庄宗史料点出盛衰之理,而且突出了普遍适性历史意义。欧阳修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据此,要确立史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史料仅是基础,还要看它在观点网络中的层级关系。


查看更多高考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考作文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