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语文集锦】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段,完成10-12题。(每道题3分,共计9分)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道路上来。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章太炎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古董”。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语言多样性”。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语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昆剧”“沪剧”“越剧”“锡剧”“淮剧”,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文明戏”。然而现在,这种“语言多样性”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0.下列有关“儒家”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时代的儒家特别重视社会和谐,其目的是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
  
  B.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家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C.秦汉以后的儒家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文化多样性”的道路。
  
  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家已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指导核心。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
  
  B.“诸子百家”式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可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C.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D.大大削减了的“语言多样性”是“文化的延续性”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12.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从儒家的中国历史中的变化来谈,它由一开始的注重和谐,强调个人修养,到后来的强调等级制度,成为政治的工具。
  
  B.第二段以道家、佛家思想对儒家的滋润更新,来谈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并认为中国需要文化多样性。
  
  C.第三段以事例,谈到最近几十年中国建筑的单一性和语言的单一性,告诫人们要警惕这种现象。
  
  D.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多元文化发展,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如果能恰当保持文化多样性,将对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答案:
  
  10.(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砯崖转石万壑雷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1)①从人物外貌上来说,用被称为团里美男子的“我”的“美”来反衬丑兵的“丑”,为下文写丑兵的心灵美做铺垫。②从人物性格上来说,用“我”的虚荣和好胜,来反衬丑兵的纯朴和善良。③从人物情感上来说,写“我”对丑兵态度的改变,揭示了外表美丑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拥有美好品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永远怀念的主旨。
  
  (2)示例1:我不认为最后一段多余。理由:①表现人物:通过小豆子的叙述,得知丑兵是为了救小豆子而牺牲的,更加突出了丑兵的形象,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个人物。②照应情节:丑兵临终前请求小豆子原谅,交代两人矛盾的最终解决,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③结构完整:最后一段交代人物最终结局,细节详细真实,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④凸现主旨:丑兵不丑,他拥有美好的品德。真正的丑,并不在人们的脸上或身上,真正的丑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8分,每一点2分)
  
  示例2:我认为最后一段是多余的。理由: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应该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宜太多太实。②从情节结构看,上一段已交代了情节发展的结果,丑兵牺牲了,最后一段没有特别情节需要,可去掉。③从主题表现看,去掉之后,不影响主题的阐述,戛然而止会留有余韵,耐人寻味。④从人物形象看,前文对丑兵性格已有充分表现,结尾补充战场救助细节,再提之前两人矛盾,显得做作多余。(8分,每一点2分)
  
  12.(1)答案:CE(A、“这不能不说是这些年来诺贝尔奖历史上鲜有”指的是“各国媒体对他的领奖演讲的报道大大超过了对颁奖仪式本身的报道”。B、“他的风格对英语文学影响很大”有误,对“当代”英语文学影响很大。C、“品特获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平衡传统存在必然关系”有误,是“不无关系”。)
  
  (2)
  
  1、戏剧创作的理论特异。品特使戏剧回归了其最基本的元素。提出“现代戏剧的主要任务不是塑造人物”等理论。取得了极高的文学地位。
  
  2、品特的作品迥异,除了品类多,他的作品风格特异。钟情于沉默。他的戏剧挖掘了被凡言絮语湮没的奇雄,着力开启了压抑者封闭的世界。
  
  3、作为文学家,具有强烈的政治情怀和鲜明政治主张。是具有鲜明政治观点又有文学成就的获奖者。
  
  4、人格特质,不畏强权,危言危行。即使在领奖词中,也突破常规,少有彬彬有礼的答谢,从头到尾指点现实政治和社会,批评锋芒直指当今世界最有权势的国家及其政治领导人物布什和布莱尔。
  
  



查看更多语文集锦相关内容,请点击语文集锦

2024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