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观后感】
【篇一】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一场车祸唤醒了她深处的柔情,一滴泪水冲刷了她内的不解。
这小品,融了悲剧,亦融了社会各象,还融了爱与温情,不乏遗憾。双开门的冰箱,崭新的绿皮大衣,都只能成为贾玲永远的回忆,对母亲的回忆。
贾母因车祸离世后,贾玲一些原本被封存的记忆,逐渐被想起。儿时的玲儿遇到了“危险”——玩具被抢,她的母亲李焕英便挺身保护女儿,并带她去看电影。如水般,母亲的爱悄无声息地蔓延着,浸润了我的双眼。这袋母爱,多么宝贵而珍重,值得贾玲珍惜。为了让女儿开心,贾母奉献着,倾尽了她的所有去爱这个女孩。
今有贾母爱女,古有岳母刺字。
床前,岳飞向母禀报了自己将要上战场,为国杀敌的消息。岳母嘴角掠过一丝温暖的微笑,她爱子,也爱子的国家,亦愿子为国家献力。岳母这袋母爱,倾注在岳飞背上“精忠报国”几个大字上,带着血的红字,是岳飞受到的母爱。
中有贾母爱女,外有母疼女孝。
海伦·凯勒自幼失明,狂燥不安的她在家里摔打吵闹,哭笑无法自控。她的母亲温柔地按摩着她的头发,她爱女,亦愿女能抛掉枷锁,重新拥抱生活。海伦母亲这袋母爱,倾注在请来沙莉文老师上。开朗活泼的沙莉文,是海伦受到的母亲。
今有贾母爱女,古有孟母三迁。
孟子聪明颖慧,却不分是非美丑,样样模仿。孟母焦虑地皱起眉头,她爱子,亦愿子能学有所成。孟母搬离屠场,搬离墓地,她这袋母爱,倾注在学校旁边的家里。散发书卷气的学堂,是孟子受到的母爱。
似水的母爱,潺潺流淌,汩汩成溪,但应有鱼虾在其中玩乐,这汪水才富有了生机。趁早,来得及孝顺。
【篇二】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导演为纪念她已故的母亲而拍的电影。主要讲了贾晓玲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但她妈妈从来都很宽容她,她为了让她妈妈开心,办了假证。后来在宴席上被人拆穿了,妈妈带她回家时,车祸意外死亡。贾晓玲穿越回了1981年,她为了让她妈妈开心,就帮她妈妈买了第一台电视,又让妈妈和她一起打排球,还让她妈和厂长的儿子沈光明认识,但她妈妈最终还是走了原路。有一天穿越的她也出人头地了,可是她妈妈已经不在了。
我觉得贾玲的这部电影之所以会成功,贾玲成功演绎了母女之间的动情画面,母亲温柔贤淑,永远相信自己的女儿;女儿满怀愧疚,想要报答母亲。且情节设置又有许多笑点和一点一点渗入内心的泪点。也许这就是大多数人说的,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日常生活中,妈妈也很宽容我。记得去年期末考试,我数学只考了70多分,心里很是不舒服,也怕妈妈批评。但回到家,妈妈却心平气和的说:"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只要平时能认真学习,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接着,妈妈把我试卷上的每一道错的题都给我讲了一遍,直到我会了为止。回想起她给我讲题时,细致、耐心的样子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仿佛看到头妈妈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根。
可是我平时经常不听妈妈的话,有时和她顶嘴,她让我去东边,我非要去西边,她让我去西边,我非要去东边。这是多么的令我自责和内疚呀!
在这里我郑重的向妈妈说声“对不起”!相信我,会做你懂事且骄傲的女儿!
【篇三】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妈妈姥姥一起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名字叫做。
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发现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喜剧,而是在搞笑之余,更多的是感动,让我们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子欲养而亲不待天下,最不能怠慢的是莫过于孝敬父母。
常常听见妈妈和姥姥说,我希望你能因为我而骄傲,哪怕一次就好听了,妈妈的这句话使我思绪万千。有好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将来你们老了,生病了,我在你们身边照顾你们,时刻安慰你们,我觉得这就是孝顺,将来如果你们缺钱了,尽管和儿子说,儿子会义不容辞的给你们我全部的钱,这就是孝顺。将来如果你们吵架了,我会安慰妈妈,劝导爸爸,我不会顶撞你们,我会细细聆听,不厌其烦。
爸爸妈妈,你们是给我生命的人,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会用生命来呵护我,爱我的人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支持我的人,我爱你们!
【篇四】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真的很值得一看,笑点足够,我笑的很开心。笑的肚子疼,每一个笑点都不显得尴尬,处理的很好。我在电影院笑的很苍狂,也会和剧中人物而尴尬的抠脚。很久没有这么紧跟着剧情发展,我自己有着相应的心理变化,这部电影直到结束的时候,我才忽然间想起来,哦,结束了,这是一场电影,这是我许多年未有的,很享受的一次电影时光。
中间有很多包袱,都挺好的。但观众此时看着这些美好,就像看着将要凋谢的花朵。花儿越美,凋落的时候越让人伤感。
最后一段演绎的都是家庭琐事,可能你我都经历了无数遍,可你知道,她再也没有机会经历了。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感觉这段如果可以再收敛一点,观众的情感宣泄会更充分。
最后的动情部分,我也觉得很好,不是强行煽情,处理的恰到好处,拿捏人心,我感受到了那种痛,那种心碎的感觉。
李焕英,绝对是要写入戏剧史的一部电影,它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也不是为了煽情而煽情。
这部影片笑中带泪,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描绘出了母亲对于我们那些我们从未知晓的关爱。母亲应该就是这样的,简单而普通,但在为人母这件事情上,母亲做的不简单,或者是在别人眼中看似简单,母亲已经倾其所有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或者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母亲。
【篇五】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大年初三,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值得观看和深思的电影。
影片从2001年,高考失利的贾晓玲欺骗家人考入名牌大学说起,当妈妈李焕英发现她撒谎时,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坚定的认为,女儿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妈妈的爱和包容使贾晓玲感到非常内疚。
天有不测风云,妈妈突然不幸遭遇车祸,晓玲万分悲痛和后悔。在她趴在妈妈病床前痛哭之时,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见到了年轻时青春靓丽的妈妈。
在这里她一心想做让妈妈高兴的事,去弥补当年的遗憾。她帮年轻的妈妈买了第一台电视,帮妈妈和她的同事们弥补当年排球赛的遗憾,又帮妈妈和厂长的儿子撮合......
然而当她为青年时代的妈妈做完这些准备回到2001年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妈妈是和自己一同穿越回了1981年,妈妈没有告诉她,而是默默地配合她,是想让她知道,如果重来一次,她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不后悔生了她这个不完美的女儿。发现了真相的晓玲在马路上再也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以小品演员贾玲母亲李焕英的真实人生经历改编的,贾玲通过电影的形式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在《你好,李焕英》的首映采访中,有记者问她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你好,李焕英》?她说:“因为我觉得我的妈妈不仅是我的妈妈,她也是她自己。”
电影的结尾也说到:“因为打小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中年妇女的形象,可是我们却忘了母亲曾经也是一个花季少女。”我认为这部电影感人的地方不仅仅是贾晓玲对母亲的爱,更多的是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
电影中妈妈李焕英的那句:“我的女儿,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好!”感动了无数观众。父母就是这样,他们不求自己的孩子能够功成名就有一番很大的作为,他们只求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为学生,虽然我们无法像作家和导演一样用好的作品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但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微小的言语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比如父母过生日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父母买个小礼物,父亲节,母亲节买一束花说句:您辛苦了,我爱您!亦或是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天气降温时的一句问候,生病时的一杯热水;当父母忙碌了一天心情不好偶尔冲我们发脾气时,要学会理解和安慰他们......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
最后我想说:谢谢爸爸妈妈,选择我做你们的孩子,谢谢你们爱我!希望你们因我而感到开心、幸福!
【篇六】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下辈子咱俩还做母女......”
这句话就好像一根带刺的针,扎进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真希望贾晓玲和李焕英下辈子可以再做母女,但人又怎么会有下辈子呢?
在我的印象里,亲情便是最重要的感情,也是我最容易忽略的感情,与母亲的相处模式也是相爱相杀,也总是把家人对我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从未想过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当我看完这场电影,我有些庆幸自己可以和母亲一起生活很久很久,也有些内疚自己总是让母亲操心,生气。
以前一直都对与父母相处时间没有什么概念,一直是走读生,天天都可以见到父母的面,天天都可以吃上母亲做的饭,自然没有什么顾虑。但当我上了高中,第一次住校,与父母一别便是大半个月后,我终于感受到了在父母身边的幸福。
一学期下来,猛然发现自己在家里待的时间竟不足一个月,和父母真正待在一起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甚至比通电话的时间还短,我知道,以后我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将会更少,我应该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不要像电影里的贾晓玲一样,等到没有了母亲后才懂得珍惜,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也只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罢了,并不能换回再与母亲李焕英相处的日子。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上高中了,但与周围的同学相比,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不仅没远反而更亲了,不知为何,我总喜欢和妈妈打嘴仗,喜欢听她对我指指点点,我也总能精准的预判到她下一句要批评我的话语,在学校的我也一定会每天抽出时间来给妈妈打个电话,反正和妈妈联系一下就能让我一天都精神饱满,妈妈就是我的精神支柱,那我可不得更加珍惜?
电影中的李焕英常说不管女儿有没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女儿可以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就好,虽然这确确实实都是每个母亲的心里话,但作为女儿,如果自己变得有出息,让母亲开心了,岂不是更好,这样也算是对母亲的一个回报,也算是珍惜亲情的一个方式,对吗?所以还是努力学习吧!要对得起母亲对我的付出。
下辈子会怎么样我们无法决定,但我们可以努力过好这辈子,珍惜这辈子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光吧,不要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也还要做我妈妈的宝儿......
【篇七】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着实让我心里一颤,这是贾玲缅怀妈妈的小品,前半部分搞笑情节让人笑出眼泪,到后来结尾的剧情大转弯,给观众制造惊喜的同时,让观众深切体会到这种“子欲养亲不在”的惋惜。
不知道贾玲在前面戏剧部分表演中,是怎样强撑着自己的情绪来表演的,真的是一位好演员。与此同时,我也深深感觉到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不容易,真的是把自己悲伤难过的一面来展现给观众,给观众们带来欢乐。
有的戏剧演员,家人在病房中与死神做着殊死搏斗,但是演员就是演员,还需要在舞台上完全融入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生活中的一面抛之脑后。
曾经我做过一年的微电影编剧,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得写啊写啊写,确认素材,然后写剧本,然后自己把自己的剧本推翻,然后重新写,重新推翻……循环循环没有次数限制得循环,直到剧本得到自己的认可,得到拍摄团队的认可。
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甚至比高考前的复习还要忙碌,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然后睡到12点,起床简单填饱肚子,又继续写。那段时间我没有时间回家,五一、十一的假期别人忙着在朋友圈里秀恩爱,晒家庭出游的照片,但是我就只能守在电脑前,一杯速溶咖啡,两杯速溶咖啡,三杯速溶咖啡……若干杯速溶咖啡是我每天的精神支柱。
再后来,我因为压力大,很快就是一脸的痘痘,满身的油脂,完全不是最初那个“才貌双全”的我了。后来,我妈妈坚决反对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于是我就辞职了。
我能深刻体会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辛苦,自编自导自演,这样的过称有多煎熬很多人体会不到,一个作品诞生,但是观众们看到了没笑,不觉得有趣,那么为这个作品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成为了遗憾。
做编剧,难!
做一个喜剧编剧,更难!
希望我们大家在享受喜剧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多给他们一些尊重,他们真的是把自己所有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舞台,奉献给了观众……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