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观后感】

第一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春节,可没想到今年的春节令人心寒,原来的街道车水马龙,现在寂静无声;原来景区人山人海,现在寥寥无几;原来的超市熙熙攘攘,现在一片萧条……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国,传播速度之快,传染密度之大,令人闻之色变。但是,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他们是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就是抗击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带着沉重的护目镜,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当他们脱去防护服时,衣服已经湿透;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当他们累了,就在躺在墙角边地板上小歇一会儿……他们除了完成工作室里的工作,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还要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无微不至,照顾每位病人,却忽略了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他们就是“中国脊梁”,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就是可敬可亲的白衣天使。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鲜明,他们不计得失,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他们守护健康,拯救生命,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普通的我们无法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配合工作,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给他们添麻烦。

  祝愿白衣天使们——最美逆行者早日凯旋而归!

第二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2月19日,服务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数据从共青团四川省委传来:截至2月18日17时,省、市、县三级团组织共计招募志愿者27953人,自1月31日以来,全省平均每天上万名青年志愿者上岗,累计上岗204522人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志愿服务已经深入抗疫防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中央发出了通知,要求“听从党的号令,坚持全团动员,积极投身阻击疫情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了“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全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们积极响应,立即行动,“青”力而为,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青”力而为,是一种责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越是危难时,越需要青年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勇于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战“疫”的号令吹响后,广大青年志愿者纷纷表达了抗击疫情的决心。“第一时间选择报名,不为别的,因为自己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同时,也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蒋建鑫第一时间填写报名表,并写下请战书。战“疫”,也是保家卫国的战斗,积极投身到这场战斗中,不仅体现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也彰显了新时代新青年的家国情怀。

  “青”力而为,是一种精神。譬如百年前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当时那些年轻的先驱们将五四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长河。与五四精神遥相呼应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在激励着新时代中国青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我国在大型活动、应急服务方面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退伍军人、大学生、快递小哥、的哥的姐……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经过紧急培训,纷纷奔赴各条抗疫一线。这也是一种逆行,一种“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奉献精神,让人们看到了热情和希望,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青”力而为,是一种奋斗。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疫情防控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于广大青年志愿者而言,能够投身到这场战“疫”中,也是一次难得磨砺和考验自身能力素质的机会。不难看到,许多青年志愿者不仅在机场、车站、医院等场所进行疫情筛查,还奔走于商场、广场、市场科普防疫知识,用电话、微信搭建起心理援助桥梁,帮助人们驱散心里的阴霾……的确,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志愿”奋斗过、“青”力而为过,书写过青春的精彩、绽放过青春的光芒,将来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们才能自豪地说“青春无悔”。

  抗击疫情,青年志愿者在行动!“青”力而为,青春力量在这场战“疫”中闪光!

第三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英雄张开双臂就是护国的长城”

  越是伟大的时代,就越是呼唤榜样,越是需要楷模。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观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后,我被触动了。胡说几句,见谅。

  52年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魏德友用“活地图”诠释着边防人的初心。他说:“一次宣誓,守护终生”,他说:“地窝子都住过了,有啥苦的?这里挺好,我们哪也不去。”在物质需求越来越重的今天,他过的比任何人都开心,他活的比任何人都自由,心灵的升华胜过繁华的浮夸。

  面对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恐惧与担忧,在病床前仍能审阅200余页学生的手稿是何等的毅力。陈定昌没有辜负“决心长大了一定要投身国防,为国家研制精良武器,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的诺言,他舍小家,为中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媒体说他是拓新者,他更是守护者,他用“红旗2”为国铸盾,他用“毫米波、红外、反辐射”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大山里的孩子难成才。这不是偏见,是几十年的现象。山里教学简陋,山里人不想读书,更不愿让孩子读书,特别是山里的女娃,可能从一出生她们的人生轨迹就被定义成“耕田育娃”。《榜样》中有一段采访让我记忆深刻,一位从张桂梅女子学校毕业的学生说:“如果我不读书,可能我的孩子已经三岁了,我感谢张校长让我走出大山。”比起大城市的少女,他们曾经心甘承受老天的安排,可偏就有这么一位校长,以药为伴、以校为家,徒步劝导家长,用生命传授知识,拖起了两千多孩子的未来。她说:“我这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救了一代人。”

  当然,今天的节目还有很多感人事迹,不一一赘述。仔细拼读,他们都不为钱、不为利,他们只是想对得起自己对党宣誓的誓词,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善良。他们有着凡人很难得到的精神快乐。这种信仰令人感动、震撼心灵、净化灵魂。

  总有人问我,有没有信仰,年少的我总说我信仰善良,现的我说我信仰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善良,信仰为他人付出的快乐。我们应该向榜样学习“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带着信仰做好自己基层螺丝钉的本职工作,说大一点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合格党员。说小一点叫:“做好自己,不愧于心。”

第四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2021年12月8日晚上8点,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开播。他们是守卫边境的战士,是基层党务的“多才多艺”、扎根南海岛屿的守护者,“为国铸盾”的科学家,为村民挖渠"“当代愚公”、用生命托起山希望的“灯光校长”。。。榜样们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共产党人的“爱国之光”、“开拓之光”和“奉献之光”。让我们一起追逐光明,向榜样之光鞠躬。

  追求“爱国之光”,涵养“位卑不敢忘忧国”的丹心。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外军,英雄团长齐发宝用张开的双臂表现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态度。在外军的围攻下,齐发宝带领士兵们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战斗,坚持到增援队赶到,让犯人丢盔弃甲,抱着头跳;在边境线上,魏德友放牧巡逻57年,拦截牲畜,说服返回者。“组织让我留在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想问心无愧。”几十年来,魏德友为国守边的信念从未改变。“爱国主义是世界上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边防英雄以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爱国主义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追求“爱国之光”,把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心中,转化为坚定不移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爱国主义是世界上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边防英雄以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爱国主义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追求“爱国之光”,把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心中,转化为坚定不移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追求“开拓之光”,培养“直挂云帆,跨越深海”的决心。

  在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开拓创新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孙金迪,南京仙林街,开发创新网格服务,垂直分为三级网络,水平分类,分为439个网格“同心圆”,处理复杂的基层工作,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科学就是不断创新”,这是陈定昌经常说的,他是中国精确领导领域的主要创始人和先驱,陈定昌刚刚在激光雷达领域展示冰山一角时,就以科学的论点获得了项目支持,带领团队不断克服困难,啃下硬骨头,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雷达样机。工作不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多思考、多探索,跳出思维定式、逻辑惯性,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创新伟力。

  追逐“奉献之光”,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解决草王坝村缺水问题,黄大发带领村民,用三十六年如一日,挖出一条“生命渠”;为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坚守山区教育一线四十年,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党员干部当追逐“奉献之光”,牢记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胸怀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意识,在工作中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道德自觉为人民赤诚奉献。

第五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2020年春节注定不平凡!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全国数万人受到病毒的侵袭,2000多人死亡,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让本该是温馨和谐的团圆时刻,成为万巷人空、人人自危的全民“抗疫战争”。这是自2003年非典以来全国面临的第二个问题。疫情初期,许多人逃离湖北和武汉,害怕感染自己和家人。同时,很多人去疫情发起地开展医疗、物资、防疫等方面的援助。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逆行者”!

  我母亲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除夕那天,我收到了上级关于春节期间疫情严重、不能放假、需要继续工作的通知。她每天测量社区居民的体温;阻止随意进出社区的流动人员;宣传防止疫情传播的小知识,安抚惊慌失措的老人;挨家挨户检查登记社区是否有来自湖北的外来人员;和街道领导一起,给社区低收入家庭送蔬菜、菜油、大米、面粉。...

  妈妈每天都加班,回来的很晚。每次我和哥哥看完了《新闻联播》的时候,就竖起耳朵,迫切的想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归来的人一定是我的妈妈!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门,看到妈妈疲惫的身影,真想立刻冲上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啊。可是妈妈微笑着说:“要先消毒哦。”我赶忙拿来酒精喷壶,给妈妈全身消毒。然后拉着她问:“妈妈,你每天都不在家,我们都想你了,就不能休息一天陪陪我们啊?”妈妈一边用香皂洗手,一边摇摇头说:“可是有很多人,更需要妈妈,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啊。”

  吃饭的时候,我对她说“新闻上都说了,不让出门,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你还上班,就不怕给自己传染病毒吗?”妈妈想了想,放下碗筷,指着电视里的医护人员说:“你看他们,都是有家的人,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也都是别人家的父母。可是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从全国各地支援武汉,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做好我自己的本职工作,尽我最大的力量,避免更多的人被感染。那你说,我是在家休息,还是继续上班呢?”

  我听了,既感动,又委屈,沉默着,纠结着也思考着她的问题。

  说句实话,看到新闻里那些“逆行者”心里确实很感动,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可是,当自己的妈妈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还要出门工作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好害怕,很犹豫,深怕她累倒,或被病毒打倒......妈妈看着我红着眼不说话,又说“不是有你和爸爸给我消毒嘛,我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又勤洗手,注意自身防护,你们放心吧。”说着指了指电视里的医务人员的胸前佩戴的党徽,说“看,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啊!妈妈也要写入党申请书,也要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党员!”这时候,我看到妈妈的眼里闪着光。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很多人向死而生,逆行武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的安宁,向着疫情发起冲锋。爸爸和我待在家里不出门,也是我们的平凡的小贡献。在新闻里,在身边,我在平凡的人身上看到了不平凡的事迹、看到了坚持、看到了温暖!此刻,我心里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盼春来!”

  我认为妈妈——也是一位“逆行者”!

第六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复杂时期,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真正担当作为,“安抚”公众情绪、“控制”恐慌状态、“有条不紊”度过难关……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面对严峻考验,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群众安心“定心丸”!

  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率先抓落实,不缺执行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危难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临危受命”,“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阖家团圆日,奔赴“疫区”支援,他们说“国家的大事,我们义不容辞”,直抵防控最核心战场,他们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率先抓防控落实,需要他们冲锋在前,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所在。落实防控责任必须依靠基层一线强有力的执行力,疫情防控目标和各项措施需要落到每个岗位、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的过程就是给老百姓“定心”的过程。

  铁拳出击,积极应战抗疫现成效,不缺战斗力。疫情严峻亟需引起全面重视,但绝不是制造恐慌,公众的恐慌来源于抗疫信心的缺失,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是人民群众“驳击”恐慌的最有力支撑,任何时刻任何情形,党员干部都不缺战斗力,铁拳出击、有条不紊就是最“扎实”的担当。面对疫情阻击战,医务战线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迎难而上,有了他们的“不计报酬、无惧生死”,才有了“疫霾”下一点一滴的“捷报频传”。每一份_书承载着的都是勇敢的决心,他们说“作为医护人员,我责无旁贷”,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们不眠不休从未言弃,这是党员干部的担当,更是击退“肺炎”的战斗力所在。好消息不断传来,千万人心的汇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学应对,及时解决科普问题,不缺“免疫力”。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科学应对、信任依赖、尊重支持是增强“免疫力”的良药。科研战线上的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与“病”赛跑,开展疫情应急科研,加强防控诊疗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供科技支持。他们一直在采取行动。这样的科研“智库”是人民的骄傲和信任。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科普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要抗击谣言和质疑,不要隐瞒信息披露,专家要解决问题,稳定情绪,增加注意力。尊重科学是提高“免疫力”的唯一法宝。党员干部要带头理性应对,使科学透明成为抗病毒的有力屏障。

  特殊时期需要特殊计划,非常情况下需要非常手段的防控。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让责任成为人民安心的“安心丸”。

第七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示范6”(中共成立100周年特别节目)于12月8日晚8点播出。这个榜样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和简单的美。广大党员干部要追求“榜样之光”,点燃“务实引擎”、“能力引擎”、“创新引擎”,努力追求榜样之光,为新的旅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追求“榜样之光”,点燃为人民服务的“务实引擎”。

  为人民服务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初衷和使命。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人民实践,用真诚务实的心绘制“初心图”。党员干部要主动以身作则的“美”,为群众服务,不能“坐着等”、“慢着做”。相反,他们应该看到行动和效率。他们应该主动和立即这样做。他们应该以自己的态度为民办实事,以奉献自己、造福人民的热情和信念为人民做好工作,坚持真诚践行初衷使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变”、“不掉线”。

  追求“榜样之光”,点燃知行互促的“能力引擎”。

  他在边防工作了20多年,13次路过死亡。齐发宝是一名边防士兵。他在平时刻苦练习自己的技能,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做出贡献。事业的成就和梦想的实现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努力和汗水,脚踏实地的“真韧性”,而不是机会主义的“假把”。党员干部要追求“榜样之光”,积极参与“实践熔炉”,经历实践经验,磨练“铁肩”和“硬脊梁”。同时,他们要在工作实践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自身成长进步,凝聚事业发展的持久力量。

  追求“榜样之光”,点燃干事创业的“创新引擎”。

  问运河很清楚,因为生活水的源头。职业发展需要“生活水源”的灌溉,依靠创新创造,不断进步,走向未来。孙金迪作为江苏省南京市仙林街党委书记,团结领导党员干部开创网格党建模式,以创新为起点,促进工作。

第八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2020年的这个春节,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席卷中原大地。在这片热土上,无数的白衣天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逆行到风暴中心武汉,不顾自己的身体,与时间赛跑,一条条生命在他们手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此同时,不良商贩却不遗余力地哄抬物价,榨取钱财,大发着“国难财”。

  原来,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善良,也永远存在黑暗。

  “我想出一份绵薄之力,用于这次疫情。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这是湖州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说的话。疫情发生后,他到社区匿名捐款了一万元。一万元,对于一位拾荒老人,是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风雨才积攒下来的。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老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但,国家有难,他,没有犹豫。

  1月27日,安徽六安某派出所内,一男子放下500个口罩,向民警说了声:“你们辛苦了。”便转身离去。民警甚至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机会说,只能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庄严地敬了个礼。不慕名利,不求回报,在灾难面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面前,全社会各界人士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自己心里发出的真情,正义,勇气和同情。他们,她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他们可能还在为每天的生计而发愁。但他们没有犹豫,因为他们深知,这个世界能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内心深处,这就是希望。

  面对生命,有人竭尽全力去点亮灯火与光辉,有人却不遗余力地牟取金钱与利益。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食醋、板蓝根和84消毒液价格飞涨,黑心商家趁机敛财。如今,在这危急时刻,人性的丑恶再次一览无余。

  1月27日,义务市公安局官微通报,义乌市查获大量在微信朋友圈销售的假冒3m口罩。一直在纳闷,这些天到处都买不着口罩,为什么偏偏朋友圈里口罩资源那么充足,真相大白。

  有人在回收废弃的口罩,企图二次销售。你花高价买来的口罩,非但保护不了你,反而会害了你!这就是有人在国难当头做的事情!

  危机四伏时,善恶总会如此清晰地浮现。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与黑暗,看到了无数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更看到了无数人的善良、责任与担当。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把秤,坚守本心,不要泯没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良知。

  位卑未敢忘忧国。铿锵有力的几个字,或许此刻应该是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

  心怀大爱,守护未来。只愿否极泰来,早日春暖花开。

  加油,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

  庚子年春节,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来人往,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与日俱增,无数人被隔离,无数人在躲避......

第九篇: 青春榜样说观后感500字

  冬日已至,春节已至,疫情也至……

  从前,门庭若市,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参入敲锣打鼓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一个个寒颤。

  湖北疫情爆发后,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如今,浙江,成为了第二个重灾区。

  遵听终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风“呼呼”吹过,树叶没有一点翠色欲滴的样儿,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哈腰。有时,火红的太阳便会当空照,使世界看起来充满活力些。

  收听新闻是我每天的任务。我常常安适地坐在床上,打开手机,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或是打开电视,和家人共同收听各地疫情情况等。看着白衣天使们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紧皱眉头,抿住双唇,想要跳到他们跟前,拿出手帕,为一位位医护人员逝去他们额上那一粒粒晶莹的泪珠。但是,他们哪有时间?就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了……

  其实,家,是温暖的港湾。被疫情袭击后,人们每日待在家中,除了医生与患者,每一个人都与亲人相处在一起。我们与家人,一起喝着清新的茶水,吃着柔软的米饭,下一顿顿象棋,猜一次次谜底……每个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满了小脾气与次次欢笑,充满了过期零食与飘香的饭菜。

  但同时,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却沉浸在痛苦与悲凉中。疫情如同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将他们隔离在海峡两岸;疫情如同一座险而高的山峰,将一个家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山头,另一部分却在山脚下;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一个家庭隔离在门两侧。

  这个假期,一个特别的春节。一日复一日,疫情并未好转,确诊病例愈增愈多,却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无价之宝,亲情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

2025 考试资源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