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nered.com--观后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1
5月4日青年节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社区领导们、街道青年汇、党员、志愿者一行80多人衣着庄重,手挥小国旗,前往纪念馆参观。
走进纪念馆,展厅入口处“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厅入口处,八个大字引入眼帘,跟着讲解员的脚步,看着墙上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仿佛我们也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弥漫的年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东北三省的沦陷,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地使用各种残暴手段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强奸、焚掠,造成30万以上的中国军民遇害,日本侵略者还在华推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军违反国际法,把空中轰炸作为大规模屠杀中国无辜民众的重要手段。对中国900多座城市和广大乡村实施无差别轰炸,给中国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版侵略者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提出持久战的方针和一套作战原则,对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领导,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成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中坚力量,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后,毛***同朱朱德等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实行战略反攻,直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通过这次的参观活动,让我感受到在那个危难的时候,中华民族一致抵抗强敌的团结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更要辛勤工作,加倍努力,砥砺前进,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恪守职责,争取早日加入共产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2
“五四青年节”当天有幸参观完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中国在八年抗争中所遭遇的屈辱与伤害所深深的悲痛,同时也为众多中华民族将士为了祖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所深深感动,我深知,我们中华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英烈们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所换来的,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耀眼中华!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在这次参观中,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亦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场战争中,民族承载了许多的苦难,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20***年10月18日,中国十九大胜利召开,在十九大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正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为这些年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到深深的自豪,但是同时我也意识到,不管如今我们的生活有多么的幸福,我们也绝不能忘记那一段屈辱而又悲壮的历史,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记住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去,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充分战争时期的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中国青年我们绝不能忘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中华民族所遭受的一系列的苦难,我们要记着这份苦难,在新时代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绝对不辜负各位英勇先烈为我们的付出,也绝对不辜负曾经与现在的各位仁人志士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然后为中华民族的而伟大复兴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
霍家营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青年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同行中的一员,有幸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日本侵略中国时的种种铁证,一段湮没已久的历史在我心中重新被打开。
纪念馆内陈列的不乏那代人用过的生活用品——简陋的麻衣草帽,长征时的锅碗瓢盆、纸叶发黄的笔记。这一件件被历史保留的物件不仅是对当年日军侵略无声的控诉,也成为几十年后的我们跨越时空翻看那篇历史的物件。
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慰安妇的内容,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用平淡的语调讲述着日军的兽行。或许这段历史过于悲痛,怕惊痛国人敏感的神经,上学时课本上也只是一掠而过,真正让我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是一位年轻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二十二》,这段屈辱的历史就在这二十二位幸存慰安妇的口中缓缓再现,没有夸大事实,没有刻意渲染,人性的复杂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老人用拗口的当地方言讲述着被蹂躏的过往,脸上不起一丝风波,甚至有时候挂着淡淡的微笑,那份从容淡定似乎是在讲述他人的故事,但我知道她们遭受的那些痛楚以及留下的创伤早已在无数个辗转反侧中暗暗消化,她们代表的也只是当时成千上万被欺辱的中国妇女。而这些,也只是日军暴行的冰山一隅。
纪念馆内有一处设计格外引人驻足,各式各样的枪支被搁置在透明的玻璃地板下,枪支距地板不过一米,参观者可以踩在上面清楚的观察每一把枪支。我不恐高,但这几米的路程却走得触目惊心,我仿佛看到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听到了有无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愤怒的咆哮声,我意识到是他们那代人挣扎在泥泞中,用残损的躯体撑起了我们现在的安稳生活。
这天恰逢“五四青年”九十九周年,纪念馆被各个朝气蓬勃的身影占领,我望着一张张稚嫩又带有无限可能的脸,暗暗羡慕。小时候,老师总是以略带嫉妒的口吻说我们这代人有多幸福,没有体会过饥饿的折磨,更没有体验过战乱的凄惨,但如今我是越发“嫉妒”这年轻的一代了。如果说我们的父辈及我们这一代见证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的历程,那么他们这一代就是在中国强大起来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同样是大呼着“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龄人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枪杆的时候,这代人却体会不到生计奔波的辛劳和家国沦陷的痛心疾首,因为中国在国际上的落地有声、一呼百应就是他们最强大的保护罩。
有些人在翻看这段历史时总会愤愤不平的感叹如果自己出生在那个年代如何如何,甚至遗憾不能像当时那代人一样轰轰烈烈的为国效力。但我觉得大可不必,即使是宇宙飞船也需要拧紧每一颗螺丝钉,正在强大起来的中国离不开每一个平凡的岗位,我们这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中兢兢业业,全社会凝聚出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就足以让中国在国际中愈发强大,愈发有影响力!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